着陆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指出,该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货运飞船27日将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将为地球带回最新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有关太空生活的电影。 NASA称:“抵达约一个月后,8月27日‘龙’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脱离,为地球带回实验样本、设备和有关所完成科学研究的数据。” 该飞船7月27日抵达国际空间站
10月25日上午10时45分,韩亚航空波音747-400飞机的驾驶室。仁川机场超过3千米的跑道就展现在眼前,驾驶室内飞机特有的“嗡嗡”声在不断响起。 姜城浩(音,50岁)机长发出了准备起飞的信号,坐在副机长位子上的是连飞机驾驶室都没去过的记者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计划于今年7月择机开展,引发外媒关注。美国《科学》杂志6月26日发表述评文章称:火星任务将使中国跻身太空领导者之列。文章指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计划于今年7月发射,届时它将迎来一位旅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也拟于今年7月发射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指出,该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货运飞船27日将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将为地球带回最新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有关太空生活的电影。 NASA称:“抵达约一个月后,8月27日‘龙’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脱离,为地球带回实验样本、设备和有关所完成科学研究的数据。” 该飞船7月27日抵达国际空间站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下一个探测目标确定,将探测位于地球与火星轨道间的小行星“1998KY26”。据报导,“隼鸟2号”预估在12月初返回地球附近,把装有小行星“龙宫”碎片的太空舱掷向地球后,将前往位于地球与火星轨道间的小行星“1998KY26”上空进行观测。 根据《朝日新闻》报导,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萩生田光一15日表示,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在完成当前从一颗小行星上收集样本的任务后,将致力于探测在地球与火星轨道间的小行星1998KY26,预计2031年7月抵达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1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备份星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适应性改造,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嫦娥三号”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同时继续开展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属于中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系列,本次航天发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任务是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你分享: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技巧:常识积累之磁悬浮列车,更多关于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深圳华图微信公众号【szhuatu】与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分为超导型和常导型两大类。简单地说,从内部技术而言,两者在系统上存在着是利用磁斥力、还是利用磁吸力的区别
刺激响应聚合物的发展为下一代小型无线控制软体机器人带来了大量新材料相关的创新。工程师们已使用这些材料制造可行走、游泳和跳跃的小型机器人。但此前,还没人能让它们飞起来
新华社上海8月2日电(记者张建松 周琳 丁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日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在“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征途中,轨道中途修正的完成,离不开VLBI网“火眼金睛”的一路护航和鼎力相助。 VLBI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缩写
卢森堡地处西欧的中心,交通非常便利,周边国家的人往来这里主要是通过汽车和火车这两种方式,而稍远一些的国家则会选择欧盟境内的飞机航班,具体交通工具应根据实际目的地来选择。 欧洲大陆及英国的各主要城市往来卢森堡通常需搭乘飞机,时间在1小时左右。与中国或其他非欧洲国家来往一般要选择欧洲主要空港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