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xa
一天工作结束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远征64号宇航员野口宗一(Soichi Noguchi)在国际空间站的“世界之窗”——有七扇窗户的穹顶内休息。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11月27日,当时轨道实验室正飞越南太平洋。 12月将是忙碌的一个月,因为第64号远征队将为太空货船的运输做好准备
此前有数据总结,刚刚过去的2022年,日本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为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结果前几天的新型主力火箭H3的1号机又未能发射成功,压根没能点起火,导致发射中止,各种关于该火箭发射失败的报道不断涌现。 事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H3火箭项目负责人冈田匡史一个人开了2小时的发布会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Honda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集团)共同合作,开启Honda的燃料电池系统在商用车领域技术验证,该验证自2023年1月起在湖北省开始实施。 Honda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开展了Honda燃料电池系统与东风汽车集团轻型商用车的整车搭载技术验证。双方将合作在各种实际行驶条件下针对环境适应性、动力经济性和耐久性等各项综合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Honda燃料电池系统在商用车领域的可靠性、耐久性等技术性能
天宫一号是中国在2011年发射的首个目标航天器,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过随着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也完成了应有的使命即将寿终正寝。 根据欧洲空间局(ESA)德国达姆施塔特空间碎片处的最新预测,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可能会在3月30日至4月2日(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期间坠入地球。 不过科学家还无法预测这个8.5吨的空间站将落在哪里
【共同社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网络版上公布了探测器“隼鸟2号”对小行星“龙宫”的观测结果,表示其是犹如瓦砾重叠、布满缝隙的构造。虽然成为尘埃等聚合形成一个天体,但似乎因与别的小行星相撞等散裂,之后因重力重新聚合。 通过搭载于“隼鸟2号”的红外线相机,对太阳光热在“龙宫”表面如何传播进行了调查
【共同社11月19日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8日发布消息称,关于力争实现日本首次登陆月球表面的、正在航行的超小型探测器“OMOTENASHI”,其太阳能电池几乎没有起作用,并且处于无法通信的状态。据称,机体姿态异常,单侧安装的电池背朝太阳,为了省电而处于无法通信的状态。 团队负责人桥本树明举行在线记者会称:“虽然状况严峻,但没有放弃在月面着陆
本文摘要:(中央社东京29日综合外电报导)日本2020-03-08 顺利升空可观测温室气体的人造卫星“气息(IBUKI)2号”,升空后成功在距地表大约613公里处与火箭分离出来。气息2号精度较上一代的气息号提高不少,且可监测PM2.5浓度。日本10月29日升空可观测温室气体的人造卫星
2020年2月18日日本三菱电气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宣布,其建于镰仓的新卫星生产设施落成,卫星制造能力从目前的10颗增加到18颗,这将使该公司能够满足对日本卫星订单和国际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0年2月20日,三菱电气公司对公司管理层和架构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与通信有关业务,发展一套以解决公共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业务架构(见本文最后一段),三菱电气将通信系统部拆分为公共事业系统部和研究发展部,自4月1日起生效
显然,测试的进展很是顺利,因此 JAXA 决定即刻返程。在采集 Ryugu 岩石样本时,尽管遇到了棘手的灰尘和碎屑,但隼鸟二号还是成功地提取了这颗小行星的物质样本。 此前,为了完成这项历史性的任务,隼鸟二号花了三年时间(绕太阳公转并适时追赶),才飞到了 Ryugu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3月7日报道,当天上午,日本新型国产运载火箭H-3发射升空,但随后二级火箭未能点火,未能将搭载的地球观测卫星“大地3号”发射到预定轨道,本次发射宣告失败。此前H3火箭发射曾多次因天气及技术原因延期或中止。 当地时间7日上午10时37分左右,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与三菱重工业共同开发的新一代运载火箭“H3”1号机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