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王恩东 王恩东,1966年7月9日出生,男,汉族,山东济南人,计算机专家。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曾获开滦集团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作为访问学者专研睡眠医学一年。 擅长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睡眠障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治。 现担任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心理健康与干预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祝黄河,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领衔导师。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以及中宣部重大委托项目、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等几十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项成果被广泛转载、引用,相关成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以及其他奖励20余项
1933年6月出生于湖北沙市。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被选派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政治学校学习
经济学前沿—刘迎秋讲授“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及其与通涨间的平衡” 9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迎秋教授为我院学生讲授“经济学前沿”课程,讲座题目为“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及其与通涨间的平衡”。 主讲人简介:刘迎秋,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被评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女,生于青岛,硕士学位,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环境设计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协会员、山东省室内装饰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美术设计家协会会员、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济南城市红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1996.7——1999.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任教,1999.9-至今在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工作。 校级教学名师
王文清,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62年生。现任山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山西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
王浩,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创新方法研究会、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等国家级学术团体的副理事长或副会长;担任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科技委委员。 王浩院士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系统创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并构建了水资源监测与模拟、评价与配置、调度与管理的成套技术体系,整体引领并推动了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在对天然水循环过程、社会水循环过程、水环境过程、水生态过程和水沙过程耦合机理系统识别的基础上,创建了水循环多维调控技术体系及水资源量-质-效联合配置与调度、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项应用技术。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课题20余项;主要参与完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家中长期水资源需求计划、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等国家级重大规划10余项;担任专家组长完成世行、亚行、中美、中英、中澳等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
2021年7月20日,战略院胡志坚院长及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主题为“疫情时代,促进公共研发机构参与创新——知识转移政策的作用”国际研讨会(线上)。研讨会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起,技术转让领导协会(AUTM)、国际许可证管理协会(LESI)、国际商会(ICC)共同举办,吸引了来自各国参会者,约1600多名。 在研讨会上,WIPO总干事邓鸿森出席并致辞,首席经济学家卡斯顿·芬克发布了旗舰专著《21世纪利用公共研究促进创新--知识转移政策国际评价》,这是中国科技部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起,并通过联合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关注生命中细微的事物,其实就是关注我们自身,就是关注万物与我们的关系。以诗歌的形式、有节制的语言,书写一部简单的人生札记。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其实一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