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本书在系统介绍玫瑰的起源、亲属、特征、分类、医药用途、香味的同时,也对艺术中玫瑰的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共收录169种玫瑰的版画,并附有法国园艺家兼植物学家的格劳德-安托万•托利撰写的介绍文字,另外还有中英文对照信息。是法国约瑟芬皇后的御用画师——皮埃尔一约瑟夫•雷杜德的著名画作之一,被后世推崇为200多年来举世无双的“玫瑰圣经”
章基嘉(1930.1.1-1995.10.5)大气科学专家。安徽省绩溪人。长期从事大气环流和长期天气预报业务、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专委会副主任,联合国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以及国内相关部委及相关学术组织专家委员会主要成员。多年来聚焦热处理、低温等离子体、环保功能材料等在固(危)废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研究工作,并基于国家履行国际公约要求,聚焦产业,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体系构建工作,尤其是在汞污染治理、医疗废物及飞灰处置等领域取得良好进展。曾主持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委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申请专利50余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发布标准20余项,获得部级科技及人才奖励15项,主持科技示范工程多项
欧永宁,湖南师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现为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具有湘潭大学授予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是湖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特色学科以及湖南省“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基地的方向负责人。先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常绿,男,1971年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 先后主持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项目2项,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22篇,其中EI收录11篇;获批发明专利两项,转让1项,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著写专著1部;主持获得江苏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1项
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教授,从事绿色农药创制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 1983年获贵州大学化学学士,1986年获沈阳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博士学位
魏雨,女,汉族,1983年10月生,河南驻马店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学位,曾获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主任。 主要承担《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省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教改课题3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曾获全国化工类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二等奖、黄淮学院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黄淮学院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参编教材1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高分子材料
5月10日,教师教育学院举办51周年校庆学术活动,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杨润勇研究员作题为“高校教师课题申报策略与方法”的线上学术报告。 杨润勇研究员从课题选题入手,在对全国各级课题研究状况的实证分析中,基于案例问题、基于科研规律、基于课题申报,梳理了课题研究中的“关键点”,指出了申报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点”,分析了问题解决的“策略点”,初步构建了有效课题研究(申报)体系,归纳了涵盖课题研究重点环节的21个模块,提出了高校教师有效课题研究、科研能力提升的100个观点。杨润勇研究员学术视角独特,对课题申报的选题研究严谨精密,讲学风格兼具温度与深度,我院教师深受启迪
王军志先后主持“863计划”“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平台的研究”等22项国家级、省部级有关生物技术目标产品质量研究项目。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和《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2部专著。负责完成了中日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国家1035工程重点项目)
济宁三中始建于1958年,位于市区西南隅,是市教委直属中学。 学校建有高规格的图书实验楼,办公楼;高标准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高质量的生物实验室。语音室和自成网络的微机室;能承接城区运动会,中考测试的近40000平方米的大型操场,高标准的250米环形跑道一,足球场、排球场和3个篮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