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
12月9日至10日,海山学研究中心与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新北市立图书馆假本校人文大楼1楼国际会议厅,联合举办“王世庆先生与台湾文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韩、新、台等四国共40位学者齐聚台北大学,以在地化及国际化的观点,探讨王世庆先生在台湾史及海山地方学研究上的贡献。本会议亦同步于海山学研究中心脸书粉丝专页LIVE直播,两日共计200人次参与此次的学术盛宴。 (继续阅读…) “王世庆先生与台湾文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开始报名 王世庆先生(1928-2011)为海内外知名的台湾史学家,亦为海山学研究的先驱,其治学严谨,在台湾文献研究(包括古契文书、族谱、档案、方志等)以及台湾区域史、社会史、宗教史、族群史、经济史、水利史等领域建树良多,另曾于1960、70年代起协助美国人类学者武雅士(Arthur P. Wolf)、邵式柏(John R. Shepherd)等人于海山地区从事田野调研并完成重要著作,深获学界景仰
时间:2014年10月10日15:00 许檀简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委员。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经济史、城市史、商业史。先后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清史研究》等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和相关部级项目,并出版专著《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河南、山东等省商人会馆碑刻资料选辑》等
台湾史研究大致以早期、清治、日治、战后四项范畴作为时代划分,1990年以政治史最为活跃,近二十年来则走向社会史、生活史、文化史为主流。历史学研究人才培育计划的对象包括大学部高年级学生、硕、博士班学生,如何令学生不拘于历史分期局限,并能够跨越主题地接触历史课题,对台湾史产生兴趣,是本工作坊计划时的重要考量。本次工作坊研究可涵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面向,希望可以吸引不同兴趣的青年学子多多参与,以及透过台湾大学与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学生们交流,进而达到此次工作坊的目标
释妙光法师,临济正宗第43代传人,曹洞宗第52代传人。中国人民大学首届佛教研究生,国学与管理博士,国际(香港)�春拳国术协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师,国际(香港)佛医禅武文化协会创会宗师。现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汕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汕头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汕头市龙湖区政协委员,汕头市龙湖区佛教协会会长,汕头市�春拳协会荣誉会长兼武术顾问
1923年,李达到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后改为湖南大学法科)任学监兼教授,讲授社会学。 1924年下学期,在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就读的吕振羽,每周到湖南法政学校旁听李达的“新社会学”课,从此与李达相识,建立了师生之谊。 1928年后,赴日本明治学院学习经济归国后的吕振羽从上海来到北平,先后主编过刊物、办过进步社团及在大学兼课,出版过《中国外交问题》《世界之资本主义经济》《中日问题批判》等专著及不少政治、经济论文
第十八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移居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第4号)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2-09-15浏览次数:10 尊敬的各位会议代表: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学院、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校史研究中心承办、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移居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22年10月22-23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线下+线上会议)。谨将会议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与旅游学院、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中亚研究院 10月21日全天报到,22-23日主题报告与分组讨论,24日离会。 兰州饭店(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486号) 会议免收会务费,往返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会议期间用餐费用由会议承办单位负担
肯尼斯·霍博、威廉·霍博编著的《清教徒的礼物》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 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 本书主张,该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中国史学科建设,7月16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在线举办了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学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特邀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8位历史学专家与会,另有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参加研讨会。 会议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彦波教授主持
明代的墩台、墩军与传烽制度 主讲人:邱仲麟 教授 主持人:张志云 教授 主讲人简介: 邱仲麟,男,1964年生,台湾宜兰县人。1988年进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师从徐泓先生,1991年获硕士、1997年获历史学博士。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兼傅斯年图书馆主任,并在台湾师范大学、暨南国际大学、清华大学担任兼任教授
发生于公元1915年的噍吧哖武装事件与1930年的“雾社事件”,是日治时期台湾两个大规模的武装抗争事件。不过,虽然在事件的持续时间、动员人数、死亡人数等方面,噍吧哖事件皆较雾社事件规模更大,但在知名度方面,台湾民众普遍对该事件感到陌生。 噍吧哖事件从余清芳(1879-1915)等人开始策画起事,到江定(1866-1916)等人被审判处死,前后约两年的时间里,有1957位台湾人被逮捕──其中遭到起诉的有1482人,而被判处死刑者高达915人,实际上被处以死刑者有135人,有200多人则死于监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