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胡适先生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生前留下了大量的书信、日记、文稿及其他公私文件,但大部分留存于北京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本馆所藏的文件档案,多是1949年后胡适在美国,以及1958年回台湾以后所携回或产生的文稿信函。目前,文件档案的整编工作已近完成,且部分档案已数字化,建置成Web界面“胡适档案Metadata数据库”
以通史之格局,“举其宏纲,撮其机要”,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政治文明之治乱成败,国运盛衰,文化消长,政教得失,以为鉴戒,宣张资政,启迪后学。作者简介:马平安,1964年生,河南卢氏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史、中国近代政治史。写作出版《春秋何以无道》《战国何以称雄》《大变局下的晚清君臣》《中国政治史大纲》《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中国近代政治得失》等著作20余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今天,收录了溥仪在《我的前半生》成书前清样上百余处亲笔墨迹的《我的前半生(批校本)》在京首发。这是溥仪亲笔批校首次面世。批校内容中,既有作者对自己前半生生活的片段回忆,也有作者对书稿内容的独特认识,为读者感受末代皇帝的内心世界提供了珍稀的史料
集丛名:近现代中华文化思想丛刊:15 近现代中华文化思想丛刊:A0102015 学术的命运永远系乎国运,而国运深深关联到时势。在因应外部世界的冲击的过程中,思想知识界相继出现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学中源”、“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等方略,保守的心态夹杂着开放的意愿,为证明自我的“寻求富强”的努力伴随着自我迷失的深沉困惑,“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热诚交织着抵御外侮的志气,从物质到精神,从制度到心理,近代中国的更生之变,是异常复杂的。“古今中外”之间的紧张与汇合,是中国近代学术的最为鲜明的特色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推动港澳问题的研究工作,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新经济杂志社于3月18日下午,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了“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学术座谈会。 主要议题为“香港回归后香港历史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黄少安、刘蜀永、汤开建、冯邦彦、张晓辉、莫世祥、陈章喜、黄志勇、 叶农、杨明、肖风华、倪腊松、钟韵、庄汉文、王昱、夏旖、龙扬志、赵殿红、王建平、王桃、武勇、郑汶珠等学者专家与媒体出席,与会者就香港回归后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十八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移居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第4号)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2-09-15浏览次数:10 尊敬的各位会议代表: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学院、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校史研究中心承办、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移居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22年10月22-23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线下+线上会议)。谨将会议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与旅游学院、天博官网登录(集团)有限公司中亚研究院 10月21日全天报到,22-23日主题报告与分组讨论,24日离会。 兰州饭店(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486号) 会议免收会务费,往返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会议期间用餐费用由会议承办单位负担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