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低轨道运载能力运载火箭,本月发射将执行三次空间站密封舱发射任务。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舱和柔性充气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飞行任务成功
2021年,中国***成立100周年,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1年,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两批次中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面向全球直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2021年,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展现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
公元665年,唐高宗偕皇后武则天封泰山,途径亳州东北(今永城)。有张公艺者,九世同居,高宗幸其宅,问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高宗善之,赐以缣帛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13时17分25秒器箭分离,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截至今天12时,天问一号飞行里程8650万公里,距离地球927万公里。目前探测器飞行正常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行星探索之门[图]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郭文彬 摄影 中国网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从而建立起人类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
7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普讲解团首次科普讲解活动暨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航天专题营活动在京启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共计2万余人参加。 中国科协副主席、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介绍,航天科普讲解团是由集团公司院士专家组成的群众性公益组织,目的是要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传承航天优秀文化、传播航天科技知识、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丰富社会教育资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通过科普讲解让青少年领略航天科技之美、领会航天精神之光
国产客机C919在农历新年再成功试飞,中央电视台随即图文并茂地报道,但很快又被捉到穿崩位,报道中一段据称是C919的起飞画面,显示的飞机其实是空中客车的A320neo。由于两款飞机机头、机翼设计明显不同,即使不是航空发烧友,几乎都能一眼看出分别。穿崩的原片事后被央视撤下,重制后再次上架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人
爱蒲哥的歌,爱得太浓,十四年也无法冲淡,日升月落,沧海桑田也还能让人泪流!感谢感谢! 永远支持蒲哥!不见新歌就不能跟爱你的歌迷们分散哦!大家等了你好久,非常感激徐老师! 等你! 你在哪里?想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宿命。 若有蒲哥的新歌伴我终老,定比伴侣还好! 孤独的时候总会听听陈冠蒲的歌。感谢! 十四年了啊!我还以为这会是无涯的等待……期待陈冠蒲!感谢徐老师! 唱吧,唱吧,永远永远!谢谢徐老师和冠蒲兄! 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最好!期待徐老师和陈冠蒲的新作! 徐老师最好了,想听蒲哥的歌,还想听他讲故事,哈哈,加油! 徐老师加油!小蒲加油! 陈冠蒲唱歌不像针那样一下子戳得人心痛,而是像水一样柔柔缓缓地流进来,一边让你心碎,一边又不断地安慰你,所以才更叫人无法自拔(个人感觉)
本文摘要:来源:新华新闻 作者:新华新闻高级记者 于潇清 刘栋 7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人外交部例会记者会。有记者发问,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昨天升空升空,有外媒指出中国挤身火星观测行列是为了增大对太空主导权的争夺战,直说您回应有何对此? 汪文斌对此称之为,这种众说纷纭难道不符合事实。昨天中国首次火星观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月打开了中国自律的火星观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