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儿
患者,男性,60岁,因做家务时突发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憋气来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治疗。进行电监护,以防突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示室颤发生的心律失常是____ 患者余某,患支气管肺炎,近几日咳嗽加重,痰液粘稠
因为早产儿属于发育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所以对他们营养需求会更加严格一些。而对于家长来说,早产儿何时能从特别的早产儿奶粉转为普通一段奶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么,早产儿三个月十斤可以转奶了吗? 早产儿三个月十斤可以转奶了
血管瘤危险吗怎么治疗?很多患者都稀里糊涂搞不清楚血管瘤到底是什么?血管瘤初期很小,以为就是普通的红包,那么血管瘤真的不用管么?下面我们来看看上海虹桥医院医生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导致,80%的血管瘤在出生时不表现,生后2-4周逐渐表现出来。足月儿发病率约为10%,女性是男性的2-3倍
文/游资芸 采访咨询/国泰医院新生儿科加护病房主任洪依利.博仁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毛心洁.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复健中心技术长王秀靖(依内文出现顺序排列)在台湾,每年诞生接近两万多个早产儿,有高达8-10%比例的新生儿家庭,在措手不及的状况下,面对照护早产儿的重责大任。特别是宝宝出院回家后,常肩负独力照顾新生儿的妈咪,更容易面临生理、心理,以及担心照顾不好的压力!希望本期专题报导的内容,可做为新手爸妈的居家照护指南,帮助早产宝宝平安健康长大。早产儿爸妈必修课.这些观念一定要知道!国泰医院新生儿科加护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早产儿的照护不单指院内照护,2岁前都要定期进行评估,甚至在2至5岁学龄前,在神经学和认知发展都要加以注意,观察是否有学习上的障碍,尤其是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在5岁前都不能掉以轻心
人工****咨询:新生人工试管代孕宝宝黄疸如何退黄去黄?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人工试管代孕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人工试管代孕宝宝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人工试管代孕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大部分新生人工试管代孕宝宝在出生后的一周内会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人工试管代孕宝宝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新生人工试管代孕宝宝黄疸是新生人工试管代孕宝宝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中胎龄小于28周称为极早早产儿或超未成熟儿,满34周但小于37周的早产儿称为晚期早产。根据出生体重可以分为低出生体重儿(<2500g)、正常体重儿(2500~3999g)和巨大儿(≥4000g)。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比于正常分娩婴儿,早产儿由于获得的母体抗体较少,所以母传抗体对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也可能比正常分娩的婴儿更低
宝宝患上肾结石是不是都和配方奶有关?这是近期亟待解答的问题。在儿科疾病中,肾结石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字说明婴幼儿患肾结石的几率,有研究认为在1%左右。 按照病因,肾结石可以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
早产的宝宝身体比起正常的宝宝问题较多,需要特别的护理才可以和正常的宝宝一样。那么早产儿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一、儿存在哪些弱点 1、吸吮和吞咽反射能力不成熟 是靠吸吮和吞咽来摄取奶液的,但是,早产儿吸吮和吞咽的协调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仅会妨碍经口摄入的充足喂养,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2、胃容量小 早产儿胃容量很小,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也不成熟,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其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是降低的,胃的排空也较慢,因此,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文/游资芸 采访咨询/国泰医院新生儿科加护病房主任洪依利.博仁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毛心洁.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复健中心技术长王秀靖(依内文出现顺序排列)在台湾,每年诞生接近两万多个早产儿,有高达8-10%比例的新生儿家庭,在措手不及的状况下,面对照护早产儿的重责大任。特别是宝宝出院回家后,常肩负独力照顾新生儿的妈咪,更容易面临生理、心理,以及担心照顾不好的压力!希望本期专题报导的内容,可做为新手爸妈的居家照护指南,帮助早产宝宝平安健康长大。早产儿爸妈必修课.这些观念一定要知道!国泰医院新生儿科加护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早产儿的照护不单指院内照护,2岁前都要定期进行评估,甚至在2至5岁学龄前,在神经学和认知发展都要加以注意,观察是否有学习上的障碍,尤其是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在5岁前都不能掉以轻心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致命的原因之一,可能引发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尤其早产儿的发生败血症的几率高达一至四成,死亡率可达25%。其中,晚发性败血症常发生于新生儿出生七天后到三个月间发生,常常来得突然、发生原因也不明。林口长庚新生儿团队证实,早产儿肠道菌丛失调容易发生败血症,且肠道细菌也可能转移到全身造成败血症;该研究也于10月登上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学前沿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