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
创新及科技局杨伟雄局长在一篇网志表示,香港过去短短数年才开始发力推动创科,已诞生最少两只“独角兽”,数目可媲美法国、日本及新加坡,并豪言“Hi-tech已变成可以‘捞嘢’。”金融市场中企业的估值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追逐“独角兽”是不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呢? 一个城市有初创企业“独角兽”出现,固然对于吸引人才、投资和正面宣传有帮助,但若将创科政策的成功指标集中于有多少家由巨额融资造成的“独角兽”企业出现,对依靠自身业务增长而取得发展的初创公司和创科界前线员工的意义不大。用独角兽的数目去评估香港的创科政策成功会否太早? 翻查曾经由杨局长担任主席的创新及科技咨询委员会二○一七年三月发表的报告书,当中提出九个关键绩效指标,分别是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人均本地研发总开支、公营机构研发开支、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公营机构与私营机构的研发开支比例、在共享工作空间和加速器等内营运的初创企业数目、投资于初创企业的金额、新的创科设施数目和创科界的就业人数
【体路专讯】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今日(11日)讨论行政长官施政报告的政策,除了大湾区青年融合及区议会问题外,不少议员均提出与体育政策及疫情**育发展有关的问题。有议员关注体育场地于第4波疫情期间被一刀切停业,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回应指会尽力争取在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时尽快重开场地。 【体路专讯】世界同性恋运动会联盟(Federation of Gay Games,简称FGG)大会投票周一(3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香港成功击败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及美国华盛顿,赢得2022年第11届世界同性恋运动会(2022 Gay Games XI)主办权
香港在各方面均需要人才,包括公务员。行政长官于2022年的施政报告提到,要带领香港向前发展,需要“能做事、做成事”的政府。汇贤智库学院支持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提出强化公务员管理的多项措施,希望政府能够吸纳才得兼备的人才,提升管治效能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一日)立法会会议刘皇发议员的提问和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的书面答复: 行政长官在二○○四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政府会在适当时候检讨区议会的职能和组成。区议员均希望政府能尽快进行有关检讨,以进一步加强区议会在地区事务上的角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政府当局将于甚么时候开始进行有关检讨,以及预计的检讨工作时间表; (三) 将会怎样就有关检讨咨询公众? (一) 行政长官在二○○四年施政报告中表示,政府会在适当时候检讨区议会的职能和组成
【本报讯】“老兵新战”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昨于两会精神传达学习会首作报告,提出“不干扰、不添乱、不内耗”三大原则,呼吁在场爱国骨干积极参与特区事务,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施政,为澳门的明天和一国两制事业努力。还对新行政长官崔世安首份施政报告发表意见。 中央肯定离不开与会者功劳 何厚铧指出,澳门过去十年得到中央的支持与肯定,是和人大、政协、官员等与会者的所作所为分不开的,故未来他们应继续做好,包括支持好特区政府,为一国两制事业再出力
行政长官于《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就加强香港与内地在经济贸易及相关范畴合作事宜,向特区政府提供建议。政府今日(十月七日)公布委员会成员的任命。委员会的成员由行政长官委任,主席为苏泽光,两位副主席分别为郑家纯博士及李宗德博士,其他成员包括二十三位非官方人士及六名官方成员,任期两年,由二○一三年十月七日至二○一五年十月六日
政府宣布委任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的非官方委员,任期两年,今日生效。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到,为强化建设北部都会区的治理体系,政府将成立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以及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前者由他亲自带领作高层政策指导和监督,后者则由财政司司长主持,成员包括专家和社会人士
快讯| 教育局今日(二十九日)公布,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于2023/24学年将资助八所专上院校共29个副学位课程的2238个学额。 该29个指定副学位课程属于六个对人才需求殷切的范畴,分别为建筑及工程、电脑科学、创意工业、护理、运动及康乐和旅游及款待。有关课程和学额数目(见附件)经教育局咨询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后决定
互联网专业协会欢迎行政长官 2017 年施政报告对不同范畴也有所提及,并有意推出多项新措施去便商便民,是值得嘉许。行政长官不单把创新科技放在较前位置提及,而且也有意成立高层次及跨部门“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更会亲自担任主席,审核及督导创科措施及智慧城市的项目,务求以高效的方式推进香港的创科发展,由此可见林郑特首对创新科技的高度重视。 城市大数据战争早已开始 深港专家:香港非常落后! 智慧城市在香港说了好久,但到今天仍然不算有效实践
香港中药材标准(“港标”)计划最初在2002年推行,分阶段为常用中药材制订标准,以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及品质。行政长官在2009年《施政报告》中,特别提到尽快建立香港常用中药材标准的重要性。在这背景下,卫生署致力在2012年或之前,把中药材的涵盖范围增加至大约2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