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
2月1日15时29分,位于大凉山深处峡谷的发射场里,长征火箭拖着火红的尾焰直飞冲天,将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2000年发射首颗北斗一号卫星至今的16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执行了22次北斗导航工程卫星发射任务。16载春华秋实,西昌航天人取得北斗卫星发射全战全胜的辉煌业绩,用智慧和汗水擎起北斗组网的使命担当
量子是质量、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基本单元,将量子技术应用到保密通信、超强计算、精密测量等诸多领域,可以实现很多经典信息技术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日前正式上线,该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悟源。悟源和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的上线,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云服务,在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也打破了国外对这一领域的垄断
6月2日,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微发布消息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4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于近日正式入网工作,使用卫星编号60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6月2日,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微发布消息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4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于近日正式入网工作,使用卫星编号60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该卫星入网有助于提高北斗系统运行稳健性
2020年7月9日20时1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亚太6D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亚太6D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所属pg电子游戏(以下简称“长城公司”)提供的第十二颗通信卫星,依据长城公司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星通")签署的亚太6D卫星在轨交付合同执行。 亚太6D卫星是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采用东方红四号增强型(DFH-4E)通信卫星平台的全配置首发星,是国内研制的首颗Ku/Ka频段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
中新网四川西昌4月20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次,截至目前,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达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2003年5月,随着第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天时、全天候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性导航系统,用于交通运输、调度指挥、地理系统实时查询,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推广,产生了显著效益。 2007年4月14日4点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联发科2月营收创近1年新低,5G旗舰芯片“虎头蛇尾” 3月10日,台湾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宣布2月功绩报告:营收182.21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2.4亿元),环比削减8.06%,创下近1年新低,不过同比增进28.67%。 台媒“中央社”10日剖析称,除淡季效应外,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的需求不肯定, 是形成联发科2月功绩进一步滑落的缘由。该公司1月营收198.18亿元新台币,环比削减10.28%
中新网四川西昌4月20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次,截至目前,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达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称,此次发射的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属于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种包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中圆地球轨道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这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了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