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参禅、持咒、持戒、学教、念佛都离不开打坐。打坐是形式,念佛与参禅是内容。 念佛与参禅的具体入门步骤应该是相同的,比如怎样选择修行的环境,怎样调身、调息、调心,两者没有什么差别
入定,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 有人问我:“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简而言之,入定的姿势,仍然端坐,背直如笔,实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脉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可以坐一天不动,十天不动,甚至一个月不动
摘要:在雕刻手法方面,无论是浮雕、镂空雕、阴刻、阳刻等都涉及,所创作的饰品精致美观,很有艺术感染力,翡翠悟道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刻画僧者参禅修行的图案,因此受到了众多翠友和收藏家的喜爱。 时尚界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流行趋势,翡翠饰品也是如此,不少翡翠雕刻的玉雕师表示,前几年人们比较喜欢以龙虎一类的猛兽题材的翡翠饰品,但是近几年来,这一类题材的翡翠牌反而沉寂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山水、悟道为题材的翡翠饰品,很多人对翡翠悟道的感兴趣,那么翡翠悟道的寓意及描述是什么呢? 翡翠饰品的形状可圆、可方、可长,主要是根据翡翠原料进行雕刻设计,题材选择丰富多样,神话传说、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水树木等,都可以作为题材。在雕刻手法方面,无论是浮雕、镂空雕、阴刻、阳刻等都涉及,所创作的饰品精致美观,很有艺术感染力,翡翠悟道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刻画僧者参禅修行的图案,因此受到了众多翠友和收藏家的喜爱
佛教在线上海讯 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于近期推出《南怀瑾选集》典藏版(12卷)。据悉,典藏版与2003年出版发行的10卷本的区别在于增入了《庄子�Q�》作为选集的第三卷,增入了《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4书作为选集的第12卷,此外还纳入了作者的其他著述。 复旦大学出版社自1990年梓行《论语别裁》并首次将南先生著作引进大陆至今,已走过23个春秋
人生之苦莫过于“人相”、“我相”、“寿者相”、“众生相”四相分别的障碍,其中平常人最执著“我相”,有了“我”,就会分别他人,一切都是以“我”为主,别人不能占我的便宜,一定要对我好;别人的事都与我无关……沈于人我的分别,难以解脱! 曾有一桩有名的公案,值得用心思量—— 有位修持高深的禅师,平易近人,拥有许多信徒。一日,有位心中充满疑惑的居士请教禅师:“禅师,我虽然常常来此参禅,希望能参透、突破一个疑问,却始终不能了解。本来想这只是小问题,不敢打扰您,但是花这么长的时间,还是参不透,只好前来请示
宝光寺是我国长江流域著名的“四大禅宗丛林”之一历来保持着禅门临济宗杨歧派的仪轨制度,以道风淳厚吸引着十方云游僧侣前来参禅问道,佛门里也流传着“要坐香,到宝光”的佳话。如今宝光寺为继承禅法,还有部分僧人,不问世事,专修禅法,参悟人生真谛! 而如今宝光寺方丈意寂法师慈念在家居士,大开方便之门,把历代传承在僧众中之禅法与居士共享,特于国庆期间开设“共修营”一起增长佛慧,解决人生烦恼,一同修习禅法,纳福消逆缘。 2015年10月1号――2015年10月5日(国庆) 1.自世尊从菩提树下悟道以来,禅修始终是佛弟子最传统的修行方式之一
用功呀,要练习去改过,不改过就不断地带着习气执著,不断地相应不好的,不断地重复这些困境。所以当一个困境不断地出现,自己地就要警觉到了,我有什么问题?具体一点,为什么我打坐都入不进去?我参禅为什么都入不进去?我参禅为什么都参不到话头?这一定是有问题,第一,你的心没有收摄很好,第二,你的烦恼一定在波动,第三,你一定带很多的东西。 意思是说,这个门很小,但是你带的东西太大了,太肥了,进不去
问:明心见性与顿悟、大彻大悟有何区别?顿悟、大彻大悟的人是否已经证果? 答:顿悟、大彻大悟是一样的。大彻大悟跟顿悟是有不相同,顿悟就是很快的就大彻大悟,单讲大彻大悟,有人无论是参禅、念佛,有些人十年、八年,有些人二十年、三十年,有些人到四、五十年,他才大彻大悟。 顿悟,像六祖,几个小时就成功,那叫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