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态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消息,该校潘建伟、徐飞虎等与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发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结果将此前的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 该成果于3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量子密钥分发(QKD)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
@锻刀大赛长沙人: 文中所说的“隐形传态”不是用来进行你所理解的“信息传递”的。某种意义上讲是反过来,我先进行“信息传递”(指经典信息),然后由此达到“传态”的目的,即发送方手上的那只薛定谔猫身上的生死叠加量子态,会出现在接收方手上的另一只猫身上。 首先,发送方手上的猫是他进行别的量子操作的结果,并不是第三方将一对纠缠粒子拆开后发给他的那个,而发送方的目的就是将这只猫原样传给接收方
近日,一个以德国科学家为主的欧洲研究团队在微重力下的量子气体(QUANTUS)项目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仪器,其可在失重条件下产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科学家希望借助这种零重力下的超低温量子气体研制原子干涉仪等高精密测量仪器,以用于测量地球的重力场,同时解决物理学领域的一些基础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的《科学》杂志上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分子所马建毅研究员以理论工作通讯作者身份与加州大学Neumark教授、新墨西哥大学郭华教授等人合作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 该论文用高精度光电子能谱和量子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亚乙烯基-乙炔异构化这一典型的12-氢转移过程。研究发现隧穿效应、Fermi共振行为以及同位素取代对该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谷歌宣布,在纠正当前量子计算机的固有错误方面取得突破。这标志着,人类在解决量子计算最大技术障碍方面迈出了早期但可能意义重大的一步。 谷歌量子计算项目负责人哈特穆特·奈文(Hartmut Neven)说,这个新的发现是“我们在发展可应用的量子计算机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而纠错则是“每一种量子计算技术都要面对的难题
9月21日,微软宣布在丹麦哥本哈根开设了新的量子材料实验室,该项目由科学总监Peter Krogstrup带队,旗下拥有一支娴熟的机械工程师、材料科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他们一起合成超纯量子晶体,这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基石。哥本哈根实验室合成的晶体将会提供给位于荷兰代尔夫特、澳大利亚悉尼、加州圣巴巴拉和其他地区的微软量子实验室
据新华社合肥5月6日电 (记者徐海涛、陈诺)记者5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近期..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实现远距离量子态传输,是构建量子通信网的重要途径。但在实现过程中,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和品质会受到信道损耗、消相干等因素影响,如何突破传输距离限制,一直是国际量子通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物理学家,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78-1980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深造学者在德国Max-Planck(马普)固体研究所做访问研究。是国家首批开放实验室的首届主任
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纠缠态自检验登上《物理评论快报》 本文摘要:据报导,日前中科大团队在测量设备不能信条件下试验得知了不得而知量子纠结态保真度信息,这是首次在国际上构建了量子纠结态的自检验。目前这一成果早已公开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据理解,量子纠结是量子信息领域的最重要资源,学术界一般来说使用量子态层析的办法来测量量子纠结态,这种方法无法用作分担对安全性有拒绝的量子信息任务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