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态
近年来,科学家罗杰·彭罗斯等人大胆地提出,意识来自神经元细部结构中某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量子态,似乎可以解释很多意识相关的难题。(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0月25日《南方周末》) 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的新作《量子之夜》,出版于2016年3月,被一些人视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预言。不过这部书的真正旨趣在于对意识与人性问题的探讨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我中心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小组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合作,将拓扑量子计算和量子纠错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具有拓扑性质的八光子簇态,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该项研究成果以长文(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2月23日出版的纪念“计算机之父”图灵诞辰100周年的《自然》杂志上。这是量子信息领域以中国为第一单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首篇长文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张宽收,男,1965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张宽收,男,1965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利用磁场操控技术结合钟态制备的方法,实现了基于冷原子系综的光子高维轨道角动量态的长时间存储。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长距离量子通信的实现离不开量子中继,其中量子存储器是构建量子中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