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
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现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 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本刊是由原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长春黄金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黄金行业惟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文/观察者网 龙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日报道称,英国一项新的基因研究发现,去年年底,新冠病毒或已在全球迅速传播。 报道称,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巴卢克斯教授(Francois Balloux)与其同事,对全球7600多名患者身上提取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分析显示,该病毒从去年年底开始在人群中传播,且很可能是在首例感染后快速扩散。 上述研究被发表在《感染、遗传学和进化》(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科学杂志网站上
时间:2019年12月20日下午 3:30 马文秀教授现任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师从谷超豪院士。研究领域覆盖应用数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符号计算等方向,特别是对孤立子与可积系统理论中对称、守恒律、哈密尔顿结构和刘维尔可积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文秀教授是《非线性科学百科全书》可积系统方面唯一一位华裔特邀撰稿人,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编辑专著四部,组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非线性和现代数学物理国际会议》的创始主席
在白血病的分子发病机理、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防治等领域具有高的造诣。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难治性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一个中职学生我虽不能搞什么大的发明创造,但是面对神奇的科学领域,我依然心存美好的遐想。我也想在这暑假学习一些科学知识,这是多么有趣味啊!所以我看了一本《我们爱科学》。“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在距离太阳系仅31光年外发现潜在适居的超级地球“GJ 357 d”。(撷取自NASA)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移民宇宙是科幻迷长年的梦想,找寻适合人类居住行星更是太空探索任务的重点项目之一,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在距离太阳系仅31光年外发现潜在适居的超级地球“GJ 357 d”,是人类有史以来首度发现如此近距离的适居行星。 根据《CNN》报导,本周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科学家在长蛇座(又称九头蛇星座)中一个类太阳恒星系统内发现3颗系外行星“GJ 357 b”、“GJ 357 c”、“GJ 357 d”,其中以“GJ 357 d”与其绕行的恒星距离最为恰当,可支持该行星地表的液态水存在,可能孕育生命
《联合早报》援引科学杂志《自然》的最新分析指出,若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0公里的禁区来做计算,目前全球有约9000万人生活在有潜在核风险的区域内。如果将这个范围扩大至核电站方圆75公里,全球有多达5亿人是活在核威胁下。 报道称,其中以美国受威胁人口最多,有超过1亿1000万人
此次沙龙由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举办,美迪西生物医药的汪俊博士和董文心博士将分别围绕“免疫治疗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介绍”及“抗抑郁和抗老年痴呆症新药的研发及评价思路”演讲主题,与大家分享临床前评价的方法和经验,深入技术交流,共同探讨助力药物研发。 汪俊,博士,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部副总裁。汪博士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日本神户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理学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联合早报》援引科学杂志《自然》的最新分析指出,若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0公里的禁区来做计算,目前全球有约9000万人生活在有潜在核风险的区域内。如果将这个范围扩大至核电站方圆75公里,全球有多达5亿人是活在核威胁下。 报道称,其中以美国受威胁人口最多,有超过1亿1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