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论语译注(上下)(精)/中国古典文化系列》包括正文、注释、译文三个部分。《论语》一书是集章成篇的体例,各章间的关系性较小,故题解首先介绍分章情况,再逐章解说大义,如该篇内容有较为集中的主旨也给予说明。《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在短短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历史、考古、文学、戏曲、音韵、古文字和西北地理等多种学科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划时代的贡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77年12月3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他自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清末秀才
[珣说] 按《汉书》记载,武帝时,西国进贡了一种返魂香。《内传》记载:西海聚窟州有一种返魂树,形状像枫、柏,花和叶的香味在百里之外就能闻到。将它的根采来放进锅中用水煮,取汁来炼之如漆,于是便做成了返魂香
说到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厨师在什么位置,另外,还有人想问什么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分别指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分别指什么? 1、“三教九流”一般都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贬义。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点缀着四颗珍贵的海蓝宝石的项链。据馆长廉世明介绍,这是国内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出土自汉代的海蓝宝石。海蓝宝石中以浅蓝色的天青蓝最为名贵,目前馆藏的这四颗正是该颜色
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思想体系。汇贤雅国学~~ 初,《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
百闻不如一见:出处《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矛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 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矛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矛敌也;君不择 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矛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URL]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围绕人的生存发展做文章,关键是解决好安居乐业问题。“安居乐业”一词出自《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在今天,“安居乐业”包含更广泛的内容:舒适的住房、美观的环境、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先进的生活电器、愉快的从事其所从事的事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