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院级重点学科)和光学、理论物理、凝集态物理、无线电等四个学科方向。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智慧党建以移动信息技术研发为主导致力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信息化、云计算和微信企业号的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率先实现党建工作的移动信息化建设。 开元官网中心,持续梳理报道学院活动信息、获奖情况以及批评通报工作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年度“理论物理前沿讲习班——机器学习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将于2022年8月8日-17日在江苏镇江举办。本次讲习班由日本3000部看黄禁用免主办。 本次讲习班选取与机器学习和凝聚态物理相关的主题方向,面向全国青年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安排两周左右的高级课程,邀请二十位左右活跃在国际前沿的专家学者作系列讲座,详细见日程安排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院级重点学科)和光学、理论物理、凝集态物理、无线电等四个学科方向。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智慧党建以移动信息技术研发为主导致力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信息化、云计算和微信企业号的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率先实现党建工作的移动信息化建设。 开元官网中心,持续梳理报道学院活动信息、获奖情况以及批评通报工作
简要介绍:纪鹏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于2015年获得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师从Jurgen Kurths教授,之后在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工作,2016年年底加入复旦大学,研究员。获得了浦江人才(2017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8年)、东方学者-跟踪计划(2021年)等荣誉称号。目前从事的研究方向包括人脑和斑马鱼成像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复杂网络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Physics、Physics Report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系列文章,近年来主持9项国家及地方课题
200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晋升高级工程师,2012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2018年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复合介电材料及储能器件、微波介质陶瓷以及热防护涂层等相关研究
位于广东东莞的大湾区大学筹建办公室7日发布消息称,为了招揽全球高端人才,提升科研力量,该校邀请海外青年学者依托大湾区大学申报202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加入大湾区大学,共谋发展。 作为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战略部署,大湾区大学(Great Bay University)于2020年正式开始筹建,由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教授作为筹建负责人牵头推进筹建工作。该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占地总面积约2356亩,建筑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北京大学数学丛书:微分几何讲义(第2版) 《北京大学数学丛书:微分几何讲义(第2版)》系统地论述了微分几何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八章并两个附录。作者以较大的篇幅,即前三章和第六章介绍了流形、多重线性函数、向量场、外微分、李群和活动标架法等基本知识和工具
报告时间:2019年4月29日 (周一)4:00-5:00 刘轼波,男,1975年生于广东。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到中科院数学所学习,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到厦门大学任副教授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院级重点学科)和光学、理论物理、凝集态物理、无线电等四个学科方向。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智慧党建以移动信息技术研发为主导致力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信息化、云计算和微信企业号的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率先实现党建工作的移动信息化建设。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新闻资讯中心,持续梳理报道学院活动信息、获奖情况以及批评通报工作
郑洪著的《南京不哭(精)》讲述了1937年夏天,南京城里,女学生陈海与父母弟妹过着富足的生活,需要烦恼的唯有学业与青春期的身体;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约翰·温思策为了教授的头衔,踏入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门;温思策的同学、物理天才任克文在中大带领一支团队整日埋首研究,他的新婚妻子刚刚怀孕;满清遗少范东美混迹于古玩店与秦淮酒肆,赢得了博学薄幸的声名;黄埔军校毕业生孙起新官上任、意气风发……而这一切,定格于同年冬季。他们的命运与南京城的命运紧紧交织,共同见证了那段永世不能遗忘的血色岁月。 郑洪,生于1937年,祖籍广东省茂名县,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至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三十三岁即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并执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