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a
何骏阳,男,1988年8月出生,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师从吕昭平教授;2017-2019年博士后工作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钢铁研究所;现就职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讲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高熵合金及新型Ni/Co基高温合金的合金化设计、组织性能调控、服役行为分析等。擅长基于耦合三维原子探针(APT)/电子显微镜(EM)的原子尺度缺陷表征分析
200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晋升高级工程师,2012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2018年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复合介电材料及储能器件、微波介质陶瓷以及热防护涂层等相关研究
2008年12月-2012年11月 在义马煤业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 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尤其致力于功能陶瓷材料、新型胶凝材料以及超硬材料的研究。 近年来在Scripta Mater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20篇;出版专著3本;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项。主持、参与完成省科技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攻关项目及教育厅、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10余项;2008年获省教育厅技术带头人称号
顾及,男,1992年2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6月、2015年6月分别获中南大学材料化学学士学位及材料工程硕士学位,2019年5月获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梯度结构材料及高熵合金的制备、加工与表征及其力学行为,变形机制及结构性能的关系
该文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学科领域,针对近期国际热点话题:全球昆虫丰度下降、淡水昆虫丰度上升,以及近些年对淡水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出所观察到的淡水物种总生物量和丰度的增加实际上可能与栖息地条件和群落结构的负面变化有关。作者认为昆虫的总丰度(或生物量)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或物种保护现状的变化,并且可能会误导保护信息。建议除了总丰度和生物量外,还应考虑群落水平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等多重指标,来评估淡水昆虫生物多样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