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p
Speaker 李嘉禹 DateTime 2021年11月4日(周四)下午4:00-5:00 李嘉禹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几何分析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1年至2004年担任中德几何分析伙伴小组组长,2004年至2009年担任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 研究员,负责几何与分析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
报告时间:2019年4月29日 (周一)4:00-5:00 刘轼波,男,1975年生于广东。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到中科院数学所学习,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到厦门大学任副教授
报告时间:2019年4月29日 (周一)4:00-5:00 刘轼波,男,1975年生于广东。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到中科院数学所学习,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到厦门大学任副教授
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合作交流平台(以下简称“ICTP”)由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多个部门提供支持,由GDF联合其他相关机构合作设计、开发、建设、运营。 ICTP旨在为低碳清洁技术、产品或服务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低碳清洁技术的推广,鼓励低碳环保技术创新,促进不同企业或机构在低碳环保领域的合作,带动低碳环保领域投融资,以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向低碳、清洁、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推进整个社会向低碳社会的改革和转型。 技术支持——在低碳产业的行业和领域方面,平台包含清洁能源与电力、绿色建筑与城市、绿色交通、废弃物处理、低碳工业与制造、森林资源管理与智能农业、碳捕捉储存封存与利用等七个领域、共十三大类、超过90项技术类别
5月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凯戈教授应邀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走进量子世界”的学术报告会。物理学院一百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汪凯戈教授从历史上对量子力学理解的争论开始,以生动诙谐的语言介绍了波函数塌缩,互补原理,量子纠缠等基本概念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每年共同选派中国青年学者参加ICTP有关领域的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在ICTP召开的研讨会和培训班等。 现征集参加2017年度上述学术活动的人选。活动的领域、主题、时间和推荐人数详见附件1,拟申请参加上述活动的青年学者请填写预申请表(附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