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外
2015德国IF学生设计竞赛获奖结果公布,我校设计与艺术学院2013级设计学研究生胡宇坤作为第一设计人、与实习单位共同完成的两项作品《Seat Bucket》、《Waiting Companion》从全球近12000件学生概念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2015年IF学生设计奖”。 IF奖创立于1954年,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的,是全球最悠久、最权威的设计奖项之一,与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奖号称全球三大顶级设计奖。 胡宇坤(女),2013年以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势保送攻读我校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伟伟),之前曾先后获得台湾光宝国际设计大赛佳作奖、2012全国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12全国工业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等专业奖项10余项
为促进我校学生社团的和谐发展组建稳定、有力的社团指导老师队伍根据《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贵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现面向全校在职在岗教职工招募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指导老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协助学生社团制定其发展规划和完善社团管理相关制度并指导学生社团的换届和社团骨干的培养、教育、选拔工作。 2、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各种活动中。加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社团全体成员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教育学生关爱生命、拒绝违章,严防道路事故,打造平安校园,2022年10月27日,新北区九里小学在全校开展了交通安全主题教育。 各班通过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学认交通安全标志、学唱交通安全歌谣等教育形式,让学生牢固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牢记安全守则,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此次交通安全系列活动,充实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帮助师生更全面深入理解交通法规和遵章守纪,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了广大师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对保障个人的交通安全、维护校内外交通安全秩序、争创平安校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管理教研、科研、期刊、社科联、科技创新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1. 制定学校教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负责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组织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管理、检查和验收; 2. 负责学校各类科技成果的统计、鉴定、评奖和汇编;负责专利申请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管理;负责学术论文、著作的审查、资助与奖励等工作; 3. 负责技术合同、科研合作方面的法律咨询和业务咨询,引导和开展教科研服务,协调校内外科研合作,收集、整理和发布各类科研信息; 5. 负责学校高职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社科联和校级研究所的工作; 6. 负责浙江北大数字学问和旅游联合中心实验室和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工作。 朱倩倩 处长、《学问艺术研究》常务副主编、浙江北大数字文旅联合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电话:(0571) 83686249 李宗宜 浙江北大数字文旅联合中心实验室 电话:(0571)83525913 地址:杭州市萧山高教园区大型正规的网投平台 电话:0571-82838002
Kaylee老师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主修声乐,辅修钢琴专业。自小热爱音乐,精通钢琴、歌唱和乐理,获得ABRSM英皇考级钢琴8级和乐理5级。 Kaylee老师积极投身于音乐事业,多次参与演出及制作,拥有五年海内外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受学生和家长喜欢,多元化及富有趣味,着重基础训练,让学生享受和提升音乐感,学生成绩优异
(文传学院 通讯员 白丽娜)9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总评审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本次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得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22项。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教育部高校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在全国高校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在“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指导下,我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由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综合素质教育实践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职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及社会实践等。 我校实践教学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是2011年10月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登记的具有慈善组织属性的基金会,现由校党委书记孟繁华为法定代表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开展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学生,资助学校建设、科研、学术交流和教育相关公益活动。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下设理事会,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由17名理事和1名监事组成,均为校内外管理方面专业人士
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科研院”)是负责学校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部门,围绕“项目、平台、科研活动人员、成果、经费、机制”等开展相关工作,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研能力。 科研院通过加强科研活动顶层设计,强化宏观管理,充分整合和汇聚校内外各种资源,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着力构建“人才-方向-平台-项目-成果”科技创新链。 目前,科研院主要工作是开展科研分类评价、主抓重大项目申报,积极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重大需求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禹跃昆 缪志聪)“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说,因此,我们要加强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建立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在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扬州大学制定出台“拔尖计划2.0”总体工作方案,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