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
4月27日,党组书记、主任高文带领帮扶干部到武都区黄坪镇杨务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高文一行通过实地走访查看、与村两委干部和贫困户交谈了解,详细询问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以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现状以及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围绕帮扶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对“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以及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等重点任务进行了对接和安排部署。 高文指出,今年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及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认真查找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把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真正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近年来,湾里区梅岭镇移风易俗成果显著,该镇利用道德讲堂、“好人”典型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活动,请“好人”宣讲,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人。同时,从村民族谱中挖掘出了家规家训100余条,引导村民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开办“长者食堂”,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难题,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据介绍,近年来,湾里区梅岭镇在移风易俗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春光如约而至,疫情难掩芳华。斑斓的春色装点“诗画梅江”,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西阳镇直坑村,漫步在白宫河的休闲绿道上,柔和的阳光轻泻在人们身上
如果有人从滇藏线进藏,肯定会经过一个名叫盐井的地方,它静卧在澜沧江畔,茶马古道便于此过境。31岁的果拉卓玛在这里开了一家“果拉丛农家乐”,经营着一道当地特色美食――加加面。 “农家乐”也是果拉卓玛的家,它是有着一座两层楼的小院,院子里常年开放着各种鲜花,也种满了葡萄、石榴等各色水果
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大会在日前召开,会议指出,我国将以建设森林乡村为载体,持续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全国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建成2万个国家森林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文成新闻网讯(通讯员 严若熙) 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人居环境,近日,平和乡团委开展“志愿青春筑梦乡村”集中整治志愿服务大行动,全乡共有1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打扫村庄巷道,清洁河道环境等行动中,为改善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力量。 活动中,团员志愿者们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抛撒、堆放,不及时清运、不分类处理、河塘沟渠脏乱等问题开展整治提升。志愿者们先后去往东方村、平和村,走上街头清扫路边的落叶纸屑、清理路边残余垃圾烟头、拔除路边杂草
自xx年换届选举以来,村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政策方针路线,深入进行先进性学教和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理论“****”主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励全村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结合争优创新活动和我村实际,依靠广大党员群众的力量,本着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原则,团结一致克服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期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如下: 一、制定工作规划,理清工作思路。 自换届以来,村支部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制定了以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规划和思路,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工作目标。三年来由于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村支部投入40万元修了1.8公里水泥路;投资了3.5万元新建了村卫生室;投资了32万改建了农民体育活动场所——篮球场;投资了1.8万元扩建了“龙眼睛”,崔家、老村两处通水涵闸;投资了0.8万元建造了14个垃圾池,各项公益事业有序发展,村容村貌有了质的改变
本康沟村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自然条件差,人均收入低,是一个典型的小山村。全村159户5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45人。2018年,青海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聂学敏接受组织安排来到本康沟村,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132号王延顺,全票通过,获得院貌整洁星。”在吉林长春九台区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正在进行,现场气氛热烈。2名镇干部评委与10名村民代表围坐在会议桌前,根据参评选手的陈述与实际表现,一一打分
高才村位于湖美乡东部,距乡政府7公里,下游与尤溪毗邻,背靠德化。移民后全村后靠,现移民户有72户,275人,其中党员10名。全村分为四个区,共4个村民小组,20名村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