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所
为缓解教师因工作繁忙带来的紧张情绪,引导教师以更加积极地心态投入到工作中,经管校特邀海淀区教科所特派心理老师王晓远来到学校,为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放松心情、管理心情、平静应对压力”的团体心理体验活动。 在王老师指导下,紧张的“乌鸦乌龟”活动、有趣的“吹气球”活动、各种“能量人”的呈现、美丽的“曼陀罗绘制”等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活动,引来大家阵阵欢快的笑声。那一刻教师们重回童年,重拾平静
孙建芬,高中历史一级教师,2003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2003年8月---2016年8执教于楚雄州元谋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过多届高三毕业班具有丰富的高中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工作期间多次荣获元谋县政府、教育局和学校颁发的“优秀教师”、“教学优质奖”、“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员”称号;2012年被楚雄州委评为“楚雄州创先争优优秀党员”;2014年被元谋县教育局评定为“县级高中骨干教师”2016年申报为“楚雄州高中历史骨干教师”;2014年被楚雄州教科所聘为“楚雄州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2015年楚雄州教科所举办的课赛活动中获楚雄州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优秀课件和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 2013年参与《元谋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
关永芬,简阳中学教育督导团团长。2000年7月至2015年12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曾任四川省德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科所班主任研究培养中心组成员、家庭教育专家组成员,资阳市中学校长联谊会副秘书长,成都市人文关爱促进会副秘书长、关心下一代志愿者、教育督导员
为深入推进智慧芜湖教育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创新示范项目建设,7月19日至28日,芜湖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携市电教馆、教科所、装备中心相关负责同志深入项目学校,开展智慧芜湖教育工程建设工作调研。 作为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项目,芜湖教育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创新示范项目致力于打造1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服务于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4类核心用户,覆盖智慧教育的5类核心应用场景(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强化2项支撑(总集成、总服务),建成高效、灵活、开放、智能的新型智慧生态校园系统,创新基于“1452”的芜湖智慧教育模式。 此次调研的重点聚焦于各项目学校的硬件建设情况
2013年9月10日,当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彩和坊小学隆重召开了第二套国学校本教材《经典与养成》的新书发布会,用成绩和汗水向教师节献礼。应邀出席此次活动的有海淀区教工委、教委、海淀学区、友邻学校等专家领导,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海淀图书馆、法院、派出所、街道等友邻单位和学生家长[微博]代表。 2014年3月26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小学举办了《经典与养成》校本教材研发与实践研讨活动,前来参会的有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周满生理事长、中国德育杂志邓友超主编、班主任杂志社赵福江社长、海淀区教育工委乔建副书记及海淀区教委、区教科所领导,海淀区各校老师代表共百余人
由此我想:一、一个人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打下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面广,能读善写,对他今后(乃至毕生)的发展,其作用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二、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的艺术家。 我绝对意料不到,1979年下半年一次突然到来的机遇,一下子把我的名字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联系到了一起。 记不得具体日期了,上海市教育局决定在我当时供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会议的一个内容大概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并要求所在学校提供上课的实例
近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我校联合主办,我校文学院、《读写月报》编辑部、江西省教育学会读写教育研究分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华文”师范院校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线上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在我校瑶湖校区举办。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孟宪凯教授,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汪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华教授,承办方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近60位来自各高校、中小学的专家评委参加相关活动。原南昌市教科所正高级语文教研员胡小望、我校文学院相关教师进行精彩点评
马洁,女,1982年12月出生,陕西省宝鸡市人2006年7月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现为计算机教师。 先后担任《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办公软件》、《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实训》、《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被学校评为年度优秀教师
北京八少八素试题奥数试题!各区六年级小升初工作基本接近尾声,接下来该三四年级的同学登场啦,八少八素网报一触即发,想报名的家长请提前了解这些那么下面是北京八少八素试题奥数试题来看一看吧~ 1985年,在北京市和西城区教育局的批准和支持下,在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市教科所的协助下,北京八中立足于“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创办了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简称“少儿班″),填补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项空白。2010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战略出发,批准北京八中开办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简称“素质班”)。北京八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超常教育实践,形成了对超常儿童培养的“加速式”(少儿班)和“充实式(素质班〕两种比较典型的范式;以丰富的内涵和适合的形式满足超常儿童成长的需要
教研通讯 周报 2011年10月总第277期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二)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二) 由此我想:一、一个人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打下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面广,能读善写,对他今后(乃至毕生)的发展,其作用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二、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的艺术家。 我绝对意料不到,1979年下半年一次突然到来的机遇,一下子把我的名字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联系到了一起。 记不得具体日期了,上海市教育局决定在我当时供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会议的一个内容大概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并要求所在学校提供上课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