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
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四方听音广场是文化广场,广场一端是一个具有丽江风格的古戏台,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民族表演,表演完了就是游客自己娱乐时间,每天都是好多人在那里跳民族舞,其乐融融!可以去体会下云南当地的歌舞哦。 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十八岁那年,我写了一张愿望清单。当中包括到一睹吴哥王城;大概是从网络上看到被刻在石头上的“高棉的微笑”吸引。 我即兴在过去的农历新年假期背起久违的背包,出走到柬埔寨
书籍简介: 本论文集系依中华民国史编纂计划,采纪事本末体,运用新史学方法,延请学界各专家学者,慎选富于历史意义之专题,提出论文,以作为日后修纂中华民国史之重要参考。中华民国史专题选题范围,不拘于党派成见,不分种族、地域、男女、老少,凡正确记述中华民国全体国民之坚苦卓绝,开创守成,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史实史事者,皆在采择编辑之列。中华民国史第1届至第9届讨论会于民国81年至96年举行,9次会议,与会学者专家皆逾200人,论文精辟,讲评客观,讨论热烈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叶德平博士荣获第二届“香港出版双年奖”语文学习类出版奖。叶博士表示,期望得奖的作品《小学生古诗游──听‧读‧学(初阶上)》能助小朋友领略中华文化深层次的意义。 “香港出版双年奖”是每两年主办一次的出版界盛事,由香港出版学会主办,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赞助,设有“文学及小说”、“艺术及设计”、“语文学习”、“儿童及青少年”等九个类别
书籍简介: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以中华民国之建立为分际,自成立兴中会至辛亥革命为前篇,民国元年以后为正篇。编纂初期,主持人由黄季陆馆长亲自担任,其后由赖暋纂修、萧良章纂修、简笙簧纂修先后主持。凡关系国家政治、法制、经济、外交、国防、边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之大事,悉依据原始档案、文献、公报、公文书,及报章、杂志、专家著述等,仔细考订,按照年时月日之顺序,以纲统目,分年汇编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以中华民国之建立为分际,自成立兴中会至辛亥革命为前篇,民国元年以后为正篇。编纂初期,主持人由黄季陆馆长亲自担任,其后由赖暋纂修、萧良章纂修、简笙簧纂修先后主持。凡关系国家政治、法制、经济、外交、国防、边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之大事,悉依据原始档案、文献、公报、公文书,及报章、杂志、专家著述等,仔细考订,按照年时月日之顺序,以纲统目,分年汇编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以中华民国之建立为分际,自成立兴中会至辛亥革命为前篇,民国元年以后为正篇。编纂初期,主持人由黄季陆馆长亲自担任,其后由赖暋纂修、萧良章纂修、简笙簧纂修先后主持。凡关系国家政治、法制、经济、外交、国防、边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之大事,悉依据原始档案、文献、公报、公文书,及报章、杂志、专家著述等,仔细考订,按照年时月日之顺序,以纲统目,分年汇编
本书包含四篇中国远古史由炎帝、黄帝至夏朝的研究论文,及一篇讨论殷墟卜辞“皿宫”的论文。 首篇论文〈论中国的古史系统〉,据《左传》、《国语》尝试建立中国的古史系统。次篇指出黄帝与蚩尤之战与作者据《左传》、《国语》所建立的古史系统不合
量子信息科技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丁兆君;(16-26) 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之被劫与归还史事拾补 周维强;(27-61) 五星是历:星曜行度文献源流考 赵江红;(62-75) 试论坪坦河流域侗族鼓楼结构形式的历史演变 张星照;柳肃;赵明善;(83-100) 第九届传统知识历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段海龙;(118-120) 第十四届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传统工艺论坛综述 邹天骄;李瀛昱;(121-122) 学科交叉与专门史研究的开拓学术研讨会纪要 杨茜;李想;(123-124) 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乔洪波;陈正洪;(125-126) 与自然科学史研究类似的杂志,也很不错哦!
{{导览条1|古物}} ==简介== *[[皇明“黄公郭氏圆”墓碑]],年代为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碑文显示淡水地区大陆移民于北台湾登陆的汉人开发史,见证明郑时期北台民间社会母女相依为命的史事渊源,于[[2013年]]7月17日登录为一般古物。该墓主之石材及墓碑形制普通、且上面刻印文字不多,但是具有淡水考证历史文化意义。墓碑是女儿黄腰在清康熙5年(1666年、丙午年)为过逝母亲黄氏(称位显妣)修墓所立,当时墓碑格式多以当时清朝“皇清”文字张显其朝代,但这块墓碑却刻着前朝“皇明”,象征“人在清、心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