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方法
本论文集系依中华民国史编纂计划,采纪事本末体,运用新史学方法,延请学界各专家学者,慎选富于历史意义之专题,提出论文,以作为日后修纂中华民国史之重要参考。中华民国史专题选题范围,不拘于党派成见,不分种族、地域、男女、老少,凡正确记述中华民国全体国民之坚苦卓绝,开创守成,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史实史事者,皆在采择编辑之列。 中华民国史第1届至第9届讨论会于民国81年至96年举行,9次会议,与会学者专家皆逾200人,论文精辟,讲评客观,讨论热烈
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在使学生对史学方法与理论有系统性的认识,并透过实际操作与撰写让学生掌握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程序。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以下数点: 1.熟习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及其理论。 2.掌握史学研究的具体程序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想达到下列三个目标:(1) 透过作品的介绍与分析,熟悉中国美术史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作品。(2) 介绍中国美术史里的重要议题(issues) 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琐碎与片段。(3) 从作品的分析与议题的介绍,使得学生能初步理解艺术史学方法,从而能进一步的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基
书籍简介: 本论文集系依中华民国史编纂计划,采纪事本末体,运用新史学方法,延请学界各专家学者,慎选富于历史意义之专题,提出论文,以作为日后修纂中华民国史之重要参考。中华民国史专题选题范围,不拘于党派成见,不分种族、地域、男女、老少,凡正确记述中华民国全体国民之坚苦卓绝,开创守成,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史实史事者,皆在采择编辑之列。中华民国史第1届至第9届讨论会于民国81年至96年举行,9次会议,与会学者专家皆逾200人,论文精辟,讲评客观,讨论热烈
1.掌握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强化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分析、鉴赏乃至综合比较的能力。 2.从作品的分析与议题的介绍,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艺术史学方法,以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基。 3.开拓学生的艺术史视野,并透过与古代艺术品的有效对话来丰富自身的创作/审美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想达到下列三个目标:(1) 透过作品的介绍与分析,熟悉中国美术史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作品。(2) 介绍中国美术史里的重要议题(issues) 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琐碎与片段。(3) 从作品的分析与议题的介绍,使得学生能初步理解艺术史学方法,从而能进一步的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基
史学研究方法有读史证信、孤证不立:从多角度出发考验与证明、二重证据法、跨学科研究等。在史学研究中,历史观规定研究的方向,历史学提出研究的任务和课题,指学方法是研究得以具体的进行。 读史证信: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饶宗颐先生治学领域非常广阔,其研究基础是语言文字学与文学,同时重视史学方法与文本之学,用“治史之法”来研究文学文本,把一切研究对象放到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中来考察。他极为重视和擅长利用新发现的文献来研究文学。他学艺兼修,对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都有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