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
霞路祖祠耿光堂门前的楹联“耿怀先贤,光大汉仪”因不合联律等多种原因,乡内及不少外来参观者均有些说法。今年4月,我镇获广东省首个镇级“楹联文化之乡”的称号。另外,我乡人才辈出,文风蔚然,实在有些不相称
第14届文化遗产节定4月28日至5月14日举行,会馆街武吉巴梳有12个组织,包括会馆、音乐社、体育会、书报社、俱乐部和书店联手为大家筹办一系列活动。 今年的新加坡文化遗产节期间,不妨到安祥山的老会馆或武吉巴梳的富翁俱乐部,听李大傻的入室弟子用广东话“讲古”,也可在武吉巴梳的街头派对中看童子队表演舞狮、听南音、看粤剧、观赏泉州木偶表演,或者重温1950年代在淡滨尼拍摄的福建电影《醉打金枝》。 第14届文化遗产节定于4月28日(周五)至5月14日举行,今年参加文化遗产节的会馆社团数目和去年不相上下
11月24日,由黄石日报社和黄石市作协联合主办的刘远芳新著《楚尾拾遗》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湖北黄石举办。《楚尾拾遗》是黄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刘远芳新近出版的一部研究黄石地区历史文化的专著,选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与黄石、鄂州、咸宁等地有关的鄂东南文史研究文章近80篇,约50万字,分为“人物风流”“家族秘史”“往事沧桑”“胜迹寻幽”“时代风云”等六辑。书中配发宗谱、碑版、祠堂、古树、古村等各类珍贵图片195幅,均为作者亲自拍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黎曙镇萧氏家族,有可能就是萧何的后裔。”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闻讯后,驱车来到三台县黎曙镇1村油麻灯梁子脚下,见到一处老宅的前门口,矗立着一座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忠孝牌坊
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基因身份证(Gene Identification Card)和普通身份证在外形和基本内容上没有多大差异,主要差异在身份证号码,原来的身份证号码是由表示区域、出生日期、性别等特征的数字组成。而基因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已经非常成熟的DNA指纹(法医DNA分型)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基因位点进行鉴定。基因是固有的不变的遗传标记,由小孩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只需选取若干个位点就可以鉴定出来
在我们了解祖先超渡的脉络以及缘由之后,应该都知悉家族起源的重要性,因此,办理祖先超渡法事以及一切解冤释结法事等必需依下列几项事据为凭据: 户籍誊本意旨将存放于户政机关内的户籍资料加以复写,并加盖机关章戳,具有正式效用;而其中包含个人的户籍资料,诸如出生、结婚、离婚、改名、收养、死亡等等各种身份异动的纪录,当然也有个人的迁徙、领证记录等等。 户籍誊本是唯一一种于法有据的户籍资料,因此,办理祖先超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向各居住地(包含过往的居住地)的户政事务所申请全户的户籍誊本(请特别注意,必须申请“全户”户籍誊本),并且向上追查至源头为止(可能为日据时期或是清朝)。 2.家中登载记录的族谱: 此方法为用来弥补户籍誊本的不足,户籍誊本为户政机关所登载之资料,属于明面上向政府单位申报、通报的资料,但从前年代可能因为婴儿出生不久即夭折而未能申登户籍等原因造成的户籍资料疏漏与缺失,则需要透过家中族谱的纪录方能补齐
然而,除了洪洞“大槐树”移民被记入《明实录》等官方文献外,其他移民活动长期以来都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要形式在民间流传。从明代中晚期开始,山东半岛不少村落流传着某家某族迁自云南的说法。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钧林提出,这是一个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移民话题,以族谱、故事、传说、日常生活习惯、体貌特征为基本内容,世代传承,层累造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二十多年来,寻找在大陆的族亲一直是台胞颜维俊一家最大的心愿。而他们对族亲深深的牵挂、对祖地浓浓的思念也在近日得到了回应
家谱印刷常用印刷装订形式有:骑马订、胶装、锁线封装三种,其实家谱印刷时也主要是这几种装订方式,其中骑马订装订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便宜,而平装胶装成本相对较高,锁线封装就更高了。 当然,这样制作出来的家谱看上去自然大气上档次,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家谱制作采用的装订方式还是胶装和锁线封装用的比较多。再就是家谱版式设计;传统家谱制作常用的版式主要有欧氏、苏氏、宝塔式、牒记式四种风格,现代族谱家谱印刷基本上也是采用这几种方式来表现
前连水冯氏族谱自有文字记谱以来,跨时250多年,经历三个记谱阶段,乾隆二十五年由六代孙冯朝周辑谱,七代孙冯正富书谱完成了祖谱并刻在石碑上,即祖碑。 光绪二十二年(1890年)冯氏二支家谱独立碑记。时空跨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六年(1994年)由十二代孙冯广兰、冯广俄、冯广典、冯广宇、冯广清、十三代孙冯大忠,十四代孙冯存宝等完成了长支辑谱并由十三代孙冯大忠书,冯大延写碑文刻在石碑上,即长支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