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
N2O 的δ18O δ15N、δ15Nα、δ15Nβ 甲烷 (CH4)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化合物,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之间由共价单键进行结合。甲烷的存在周期要比二氧化碳 (CO2) 更短,但却显著影响着气候的变化,20 多年来其对全球变暖潜力的影响约为后者的 85 倍。甲烷的天然源包括湿地、火山和野火,而土壤和大气中的作用则有助于甲烷的分解
二氧化碳是最广泛的气体添加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世界知名碳酸饮料的涌入,二氧化碳干冰的用户、生产企业、消费者对质量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0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国家标准的修 订计划,作为有实力的用发酵法生产二氧化碳的企业都被列为起草单位,和其他部门一起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几经易稿,使得这项工作圆满完成。 食品干冰国际标准要求指标共有22项,其中对二氧化碳的纯度要求很高,杂质含量要求均低于10-6(ppm)或10-9(ppb)级,如总硫(H2S+COS+CS2)≤0.1×10-6,苯含 量≤0.02×10-6(20ppb),总烃含量≤50×10-6(其中 CH4≤20×10-6)
扩展,从而导致低应力断裂的现象称为氢致滞后断裂。所谓滞后是指氢扩散富集到临界值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故加载后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氢致裂纹才会形核和扩展。如把原子氢除去后,就不会发生滞后断裂,故它也是可逆的
甲烷(CH4)又名瓦斯。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可用来作为燃料及制造氢气、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典型的固体型煤生物质燃料,具有清洁、高效、易着火等优点。它可以替代煤等化石燃料用于供热、烹饪等民用领域,也可以替代锅炉燃烧、发电等工业领域。随着贵州生物燃料的广泛应用,生物质燃料燃烧后排放的大量烟尘等污染物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总体上看,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抗跌碎功能力跟着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Abstract 为了解碱/碱土金属(AAEM)及存在形态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用4种金属的不同盐溶液浸渍微晶纤维素进行热重分析和管式炉热解试验。结果表明AAEM能够促进纤维素在低温下热解降低热解速率并提高固体焦产率;能降低纤维素热解的表观活化能活化能随AAEM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使热解气体中的CO及C2体积分数降低、CO2和CH4体积分数提高。4种金属元素对纤维素热解催化能力的顺序为:K〉Na〉MgCa
简要描述:碳排放在线检测仪器可测量多种温室气体组分,如NOX、SO2、CO、CO2、CH4、N2O、O2等,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种烟气工况及特殊过程气体检测,保证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而只需要非常低的维护量。 碳排放在线检测仪器只需要直接测量CO2、CH4、浓度、烟气流速和湿度等参数即可得到排放量,数据准确度大大提高,模块化设计、操作简单,优势明显。系统可实现碳排放核算的实时化、精准化和自动化
Abstract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_(1-χ)Ni_χO_3(χ=0.1、0.15、0.2、0.3)用于甲烷化学链水蒸气重整过程通过两步分别获得合成气(H_2+CO)和H_2。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甲烷与载氧体的部分氧化过程以及还原态的载氧体与水蒸气的氧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CH_4与LaFe_(1-χ)NiχO_3载氧体恒温反应的**温度为800~850℃反应的前10min甲烷与载氧体以部分氧化为主主要生成合成气H_2和CO.10min之后反应以CH4裂解为主
深部C-O-H流体是地幔对流、部分熔融和深部物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行为机制的认识是地质过程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然而,受限于实验手段和观测条件,目前对深部流体的的具体存在形式和组成还很有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段振豪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整合分子模拟数据和现有实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适用于上地幔条件的C-O-H流体通用型状态方程,可用于重现和预测不同深部C-O-H流体组分在宽广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热力学性质,并利用其计算了克拉通深部环境下的流体组成
化合物的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化合物的分类按化学性质的不同分类:可以把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类、碱类和盐类。按是否含碳氢元素分类: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含有碳氢化合物(或叫做烃,hydrocarbon),如甲烷(methane, CH4),分为:糖类、核酸、脂质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