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轨
2月1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将于当地时间2月15日上午10点46分(北京时间晚上)发射60颗星链(Starlink)卫星,使得该项目入轨卫星总数达到300颗。 这将是SpaceX今年以来第三次发射星链卫星,也是该公司第五次将卫星送入轨道。此次发射将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40号发射台起飞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小龙虾不仅美味,它的眼睛结构还能帮助人类探究宇宙奥秘。7月25日,“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该卫星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龙虾眼聚焦X射线探测器与高精度小型载荷平台,长期在轨工作期间将验证X射线能段的大视场聚焦成像技术,并完成若干重要的空间X射线探测实验,特别是在X射线能段开展深度探测暗物质信号的研究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在交会对接完成后,梦天实验舱还将进行哪些动作?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罗文成,听他解读梦天实验舱的下一步动作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9月12日11点2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实施一箭三星发射,将5米光学卫星(资源一号02D星)和京师一号卫星、金牛座纳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5米光学卫星(资源一号02D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属于空基规划的中等分辨率遥感业务卫星。卫星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回归周期为55天,设计寿命5年
一年三星!西工大"翱翔一号"卫星从国际空间站完成部署并成功接收星上数据! 北京时间2017年5月26日20点15分,美国当地时间5月26日07点15分,欧盟QB50计划首批发射入轨的28颗卫星中的西北工业大学2U 立方星“翱翔一号”完成了国际空间站的在轨释放与部署。26日21点34分56秒西北工业大学地面站成功收到星上数据。 “翱翔一号”以及其它三颗中国立方星,是首次利用国际空间站释放的中国卫星! “翱翔一号”重约2.2kg,为2U(10cm×10cm×22.7cm)结构,其搭载的是离子与中性粒子质谱仪,用于开展低热层大气成分探测
新华社酒泉6月5日电(记者李砺寒、张瑞杰)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北京讯: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体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和保护的中距离圆型轨迹小恶魔卫星导航体系。它可认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供给精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标准时间。该体系由美国政府于1970年代开端进行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
“看着锆金属小球在无容器实验柜体中悬浮、加热融化、再辉、凝固……一切都太神奇了!”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室外展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大柱段模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谈起不久前在核心舱内的第二次太空授课,大学生小林十分兴奋:“从2013年神舟十号的第一次太空授课起,我就为之着迷,所以最终选择了航天专业。”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入轨
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继2008年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和2012年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之后,中委航天领域合作的第三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