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美国北亚历桑那大学学士(1969),美国怀俄明大学硕士(1971),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博士(1974)。 获得《京都议定书》全球变化杰出讲座、德国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研究奖等7个奖项。 主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农业部、美国能源部等项目共30余项,研究经费2000多万美元
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人员,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学术背景:2007年在西班牙国家研究理事会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获2年期Fulbright-MEC 研究奖学金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James Dumesic教授的研究小组从事催化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的研究。与他人共同撰写60余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被认为是化学世界30大化学突破之一)、5本书的章节以及多篇有关催化生物质转换的论文(产生了很大影响)
张大羽,博士,教授,博士后导师。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昆虫抗药性和环境毒理、昆虫基因组学、昆虫产业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1月26日和12月12日,科技中心分别邀请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刘雪丰教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研究员侯海彤博士来我校作学术交流。 刘雪丰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骨髓造血细胞分化介导的小鼠巨细胞病毒复发新模型》。刘教授介绍了一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复发的新模型建立过程及检测过程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虽然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其消耗了身体中20%的氧气。《自然》的一项研究证实,大脑正常功能的行使依赖于“神经血管耦联功能”。即神经活动发生后,大脑会迅速增加局部血流量以供应足够的氧和葡萄糖,从而满足局部脑神经的能量需求
武汉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一家专注于将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转化为科学发现和产业应用的生物高科技企业。生命之美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RNA-蛋白质互作的科学技术优势,短短数年时间,就成长为一个拥有强大实验室和科研实力的合作平台。生命之美不但已经与各高校、研究所的实验室一起合作science,也启动了与普通大众一起science的模式,希望以健康产品服务每一名个体
为迎接建校70周年华诞,学校组织“攀·学术高峰”系列学术活动,旨在总结学术成就,活跃学术氛围,彰显学者风采,激发创新热情,奏响学术强校最强音。 报告时间:2022年05月21日上午10: 00 个人简介:魏晓华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流域生态水文研究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流域生态水文、森林生态、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报告人韩国栋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和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生态与管理的研究工作,在放牧生态、草地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等研究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PLOS computational Bio: 机会性癌细胞如何通过血液扩散? 原发肿瘤中的癌细胞中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定殖到其他器官。在这个过程中,癌细胞需要穿过内皮细胞层 - 血液或淋巴管排列的细胞。 人们一直认为,癌细胞会向内皮细胞发出化学信号,从而打开癌症可以通过其移植的空隙,但伯明翰的研究表明,其它过程也可能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