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
林翰冰(原名:跃和),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现居住厦门。1989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20多年来潜心研究,创作鱼骨艺术
《粒粒芳甜》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雪蕉》获1980年北京优秀美术作品甲级奖; 《绿葡萄》于日本举办的水墨画展“86”中获优秀奖; 张立辰是一名出色的大写意画家,花鸟、山水兼专,尤以大写意花鸟画成就突出,更精于指头画,影响广泛。他在难度最大的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表现了前人所没有的饱满精神和充沛感情,实现了传统笔墨意境向现代笔墨构成的转化。在有效强化大写意花鸟画视觉能力的同时,赋予了大写意花鸟画以高亢昂扬又饶于生趣的内在精神,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孙宗慰对西画和中国画均有很深的造诣。他在油画创造中,努力吸收传统写意画的观念和技法,使之更富有神韵,更具有民族特色。他在水墨、彩墨的创造中,又努力融合油画的造型与技巧,使之更接近生活,更具有现实感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孙宗慰对西画和中国画均有很深的造诣。他在油画创造中,努力吸收传统写意画的观念和技法,使之更富有神韵,更具有民族特色。他在水墨、彩墨的创造中,又努力融合油画的造型与技巧,使之更接近生活,更具有现实感
简介: 张伟革,1970年出生于郑州,曾就学于郑州轻工学院、北京画院、何水法中国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研究员。作品《霜染》获中央电视台、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杏花村汾酒杯中国电视大赛银奖,《烧夜月》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诞辰一百年全国美术作品优秀奖,《中秋》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寿光菜乡情中国画提名展铜奖;作品《赏秋》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2届少数民族中国画大赛佳作奖;作品《十月》获第10届美展河南展区二等奖;作品《五德图》获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人新作展优秀奖;作品《七彩》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写意画大展
我的佛像系列作品创作意境在“意”,“韵”的追求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其佛像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真正显示了中国焦墨画的精华所在。 在构图上,不再追求过于故事化的表现,其近期完成的母亲, “我心中的佛”以母亲的形像基本情态为依托, 形成简洁而又明快的画面形式。虽依托佛教题材, 将母亲人物置于画面的中心,拥有极其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有所突破和发展
日本庭园以枯山水为代表,其精致为主要内容,表现出人工之中见自然,受禅宗影响,显示出寂、哀伤的感觉,由汉唐时期传入日本,中国园林目前以苏州园林为代表,自然之中显人工,虽为人作宛若天工,但是绿植及假山杂乱无章。唯有古建独步天下! 近代中国园林已经明显落后日本园林了,日本造园在品质上超过了我们,为什么落后人家?我认为中国没有找到真正的造园文化,中国园林自开始就是由山水画家开始的,表现的就是意境,特别是山石的利用。目前中国造园基本上是模仿日本,其次是做苏式园林,但是苏式园林代表不了中国园林,特别是太湖石堆叠,怎么能表现出山水意境?你看宋代画面里太湖只做为赏石放在一隅
《粒粒芳甜》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雪蕉》获1980年北京优秀美术作品甲级奖; 《绿葡萄》于日本举办的水墨画展“86”中获优秀奖; 张立辰是一名出色的大写意画家,花鸟、山水兼专,尤以大写意花鸟画成就突出,更精于指头画,影响广泛。他在难度最大的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表现了前人所没有的饱满精神和充沛感情,实现了传统笔墨意境向现代笔墨构成的转化。在有效强化大写意花鸟画视觉能力的同时,赋予了大写意花鸟画以高亢昂扬又饶于生趣的内在精神,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陈长辉,字昌仁,号耕墨,职业画家。1963年出生,福建福安人,现定居安徽省黄山市。自幼酷爱美术毕业于福建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擅长工笔花鸟和写意画,作品题材广泛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