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
9月9日,《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人物篇正式拉开帷幕。展览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承办,分为山水篇、人物篇、花鸟篇三个专题展,并由《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共同担任学术主持。 继“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山水篇成功举办之后,本次人物篇展出了王有政、冯远、苗再新、范扬、杨晓阳、徐里、王辅民、尚可、于文江、方土、李晓柱11位艺术家近年来在人物画方面的开拓性作品
四川洪雅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先后进修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艺术工作室、戴卫工作室。四川省诗书画院创研部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写意画研究院画家。 2001年 作品《瓦屋山杜鹃图》获文化部第一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铜奖; 2002年 作品《瓦屋珙酮》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同里·保护自然遗产——全国中国画大展”铜奖; 2002年 作品《无边的那一片云》获中国美协主办的“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银奖; 2004年 作品《凉山风》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 2009年 作品《父老乡亲》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0年 作品《凉山风系列之三》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2年 作品《八月雪》获“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优秀奖; 2014年 作品《吉祥如意》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走近水乡·走进徽州——王辰光笔下的写意江南古村落! 一位眷恋故乡大海的画家!平静的海面无限的遐想!
两幅《白猿献寿》题材相同,尤其是“点景”的这只白猿,动态、身姿、用色,甚至拿桃的姿势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在这里面,我们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两幅画中白猿的眼神是有区别的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王毅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已实现从“打基础”到“搭框架”的跨越,由“写意画”向“工笔画”的迈进。中方和国际伙伴一道,为落实倡议作出了三方面努力: 一是搭建了合作平台
我有类似的藏品,我想鉴定、出手、交易。 请打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77-8810 孙菊生(1913年—2018年6月19日),男,1913年生,北京人,祖籍浙江省余姚,汉族,字晓湖,别号雪彡翁。中国书画名家,是国内画猫流派中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重要代表人物
工笔是中国画的技法,这种技法创作出来的画都非常工整、细致,它常用来画花、鸟,这样能很好的体现出花、鸟的精致外形。历史上著名的工笔名家有仇英、张大千,他们的作品有《赤壁图》、《石涛山水》等。 工笔是创作中国画的时候会使用的一种绘画技法,它又可被称为“细笔画”,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画都非常的工整、细致,同时这样画出来的画相比写意画而言也更加的写实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 高浮雕是一种刻法,指所雕刻的图案花纹高凸出底面的刻法,多见于笔筒、香筒,寿山石雕刻中也有采用高浮雕
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美术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共设写意画研究、书法艺术研究、油画艺术研究、工笔画研究、美术史论五个学术研究方向。1986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美术学硕士授予点,开设八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现代水墨研究、中国书法流派研究、古典油画技法研究、西方油画流派分析、中日艺术之比较、西方美术概论、中国线描艺术、中国传统美学、中国古典诗词等。分别由黾学学派老中青三代学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授课,学术背景涉及绘画、雕塑、美术、设计和美术史论,体现了学科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陈长辉,字昌仁,号耕墨,职业画家。1963年出生,福建福安人,现定居安徽省黄山市。自幼酷爱美术毕业于福建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擅长工笔花鸟和写意画,作品题材广泛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