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跋在我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本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

写在书画或碑本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

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当地题个姓名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随同文人画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终究成为传统我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

我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吗?

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

一、横式,依据我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坚持横的形式。

二、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坚持竖的形式。

三、凹凸参差不齐的天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参差,俗称“齐头不齐尾”。而天然式则可自由参差,比较自若。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管哪种题法,都要注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

在我国画的题跋当中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

题字可所以两句诗或是一首诗,几句散文小记,甚至长篇诗文,这要依据画面的构图需要来决议。

题字自身就是一门学识,一幅画经过好的题字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铁成金。善于题字者不一定多题,片语只字便能使人感到“诗中有画,诗情画意”。

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共同吗?

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草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不是肯定的,首要应依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全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