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ene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科研人员近日在烷烃脱氢反应催化剂研究上取得进展。首次将MXene材料用作烷烃脱氢反应的催化剂,并成功揭示了该催化剂催化烷烃脱氢的活性位和反应路径,从而为工业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科研人员将MXene材料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中,发现单位比表面积MXene材料的乙苯脱氢活性达到92μmol/m2·h,苯乙烯选择性达到97.5%,远高于目前已知的高活性非金属脱氢催化剂,并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
轻质高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是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小型化、轻量化等瓶颈问题的重要材料,二维碳化钛纳米片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但是碳化钛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远低于预期值。程群峰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影响碳化钛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孔隙,研究团队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X射线断层扫描(nano-CT)等技术重构了碳化钛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真实结构,颠覆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紧密堆积结构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简单有效降低孔隙率的有序界面交联策略,大幅提高了碳化钛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疲劳、抗氧化、抗应力松弛性能
近年来,软驱动器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因其可将外部刺激(如:光、湿度、电、磁等)转化为形变,并应用于医疗保健、货物运输、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然而多数驱动器因响应单一而无法应对复杂的任务需求,因此对开发多场响应的软驱动器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由于电热驱动器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控性强等优点,基于电与湿度、电与光、电与热驱动的多响应驱动器已得到深入研究
王锴,男,1998年5月生,共青团员。材料物理专业161班学生。 2. 在校期间荣誉称号和科技创新获奖情况如下: 2018年11月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2018年12月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 2017年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 在实验室参与MXene负载铂镍合金催化剂制备实验以及催化甲酸产氢等相关催化剂的制备工作,论文已经发表接收; 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并作为《高性能柔性热电薄膜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EAA/CR TPV的形状记忆材料的结构及性能》项目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