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陈学群,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及神经所任职(杜继曾教授实验室)。自1997年一直从事低氧生理学、低氧神经内分泌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低氧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调节及CRF及其受体的核心调控机理;低氧对生长轴GH/IGF系统的作用及其调节原理;高原动物对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比较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原始膀胱癌细胞会用“不要吃掉我”的信号做掩饰,把免疫细胞吓跑,以便它们能在稍后发育成熟,形成肿瘤。 不过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种撕下膀胱癌细胞这种伪装术的方法,他们表示,这项发现或许有助于形成能治疗几种不同癌肿的新方法。现在最要紧的是要找到一种方法,把那些患有非常危险的膀胱癌的患者,跟那些患有良性肿瘤的人分开
中国大陆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一种新型猪流感,若突变可能人传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言人林德梅耶30日表示,世卫将"仔细阅读"这份研究,也会继续对流感保持警戒。 中国发现一种新型猪流感"G4 EA H1N1" 林德梅耶(Christian Lindmeier)说,这项研究的发现,凸显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继续监测流感病毒的重要性
洪波,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脑与智能实验室研究员。2001年于清华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4年和2016年先后在美国Johns Hopkins医学院、MIT McGovern脑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与言语神经机制
新版Web of Science现已上线,带来更加个性化、更友好的用户体验,让科研更高效。Web of Science独特经典的引文检索帮助我们对检索领域进行深度了解和分析,全方位了解检索领域的前世今生以及发展趋势。新版Web of Science中,增加了对引文网络的重视,快速发现最具价值最符合需求的文章;同时带来更高效的工作流程,更简化的界面操作,以及更快的页面加载
李希,女,1976年生,重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大学生理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工作,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6~2007年赴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生化系做访问学者,2010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教授。2016年10月加入重庆医科大学,任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Elsevier-SD全文数据库由Elsevier公司出版,它集成了图书、期刊等资源,收录了24个学科领域的800多万篇全文(包括在编文章),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医学、工程技术及社会科学等。 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出版商为John Wiley & Sons出版公司,该数据库收录了1500多种高质量学术期刊,学科领域涉及人文社科、科学技术以及医学和护理等学科范围。中科院集团根据成员单位使用情况和试用数据,选择性订购了其中的STM类电子期刊全文
荣廷昭院士5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培养硕、博士50余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提出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结合西南实际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了改良,多途径培育出雄性不育等育种新材料,筛选到了西南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急需的优良受体自交系并成功利用
陈婷博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 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细胞与发育学专业,后曾就职于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 )Elaine Fuchs实验室,从事以皮肤干细胞激活与自我更新机制的研究。目前已在Nature、Cell Stem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 PNAS eLife 等杂志发表文章
日本一级黄一片2020免费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接国家、地方需求,依托相关基地平台建设,开展具有特色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先后承担了以洱海项目为代表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土壤专项项目及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面上项目73项,承担国家973、863等课题10项;获得了包括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日本一级黄一片2020免费SCI论文发表数量稳居国内高校前列。近年来,先后在Nature、Science正刊实现突破,在包括PNAS、JACS、ES&T等在内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2013-2015年ES&T31篇),ESI高被引论文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