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
本分类有以下14个子分类,共有14个子分类。 医学 (26个分类、36个页面) 哲学 (8个分类、16个页面) 地震学 (1个分类、4个页面) 形式科学 (2个分类、1个页面) 物理学 (1个分类、9个页面) 生命科学 (4个分类、8个页面) 生物学 (11个分类、27个页面) 电子学 (1个分类、9个页面) 社会科学 (25个分类、80个页面) 科学史 (1个分类、1个页面) 自然科学 (13个分类、5个页面) 计算机 (28个分类、73个页面) 计算机科学 (3个分类、7个页面) 此页面最后编辑于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00:44。 本网站文字内容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许可协议授权,可能需实行附加条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亨德里克·舍恩很可能成为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这位德国科学家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他仅用5年时间就取得了德国相当于本科和硕士学位的文凭
《牛顿新传》:科学的发展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能提供正确理论分析的严格的逻辑,一个是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观察和实验。在牛顿时代,这两个条件已经具备。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已经给出了严格逻辑体系的范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国务院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进行“抢救性”采集整理的工程。日前,为这一工程服务的“中国科学家资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正式在京成立。 该中心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作建设,将有计划地分批对采集工程的成果进行研究性整理,一方面对资料的学术价值、展览展示价值、可开放程度等作出评估,为采集工程资料库逐步开放使用提供专业依据
1.互补性。布“科学”范畴个,既食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社会科学。鲁迅于1907年写的《科学史教篇》就提小教育的目的是“致人性于全”,即人的全而发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亨德里克·舍恩很可能成为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这位德国科学家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他仅用5年时间就取得了德国相当于本科和硕士学位的文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亨德里克·舍恩很可能成为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这位德国科学家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他仅用5年时间就取得了德国相当于本科和硕士学位的文凭
认知与评价:科学理论与实验的动力学(全套:上下册) 《认知与评价──科学理论与实验的动力学》是一本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专著,也与“科技与社会”(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一些理论有深度对话。 本书企图建构一个科学理论与实验发展与演变的动力模型、一个科史哲理论,总结有下列主张:(1)科学理论和实验的发展共享一个人类家族似的发展样式,即透过对先行者(亲代)结构局部的修改而产生彼此间具有家族相似和歧异的后继者(子代)来描述。(2)此发展样式的原因和动力是科学家对先行理论与实验作认知评价后、局部修改其内在结构、再发展自己的新版本
相对论作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当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一。爱因斯坦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创立了深奥的相对论理论,而且为了让这一深奥的科学理论为更多的人了解,他写作了这本《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对整个宇宙的一些思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思想历史记录精彩的科学理论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迅猛,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科学。然而,它也经历了从荒蛮无知到博物学、生物学、现代生命科学的曲折过程。这里充满了人类睿智思考和大胆尝试,充满了旧思想束缚和新思想顽强抗争和成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