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封面图片:10月19日,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Drew Morgan进行了天地对话。 在距地球250多英里的国际空间站上,1998年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的Drew Morgan上校正努力与母校取得联系。 等待接收Morgan从太空传来信息的是美国军事学院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成员们
1、我们要了解GPS卫星本身是微波传输,这就决定了它很容易被阻挡。而且从几万公里以外的太空传来,据说只有普通无线电广播信号的二十分之一不到,所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如隧道、房屋甚至是树叶都会遮挡信号,它才会提示我们去空旷的地方检测信号。 2、据GPS图形布网原则规定,使用导航时需要距离高压电线、变电站50米外,距离无线电发射塔(基站等)多于200米
感谢IT之家网友 肖战割割 的线索投递! 不过在那之前,IT之家要提醒这周还没有领取限免游戏《坎巴拉太空计划》《影子战术:爱子的选择》的用户赶快领取,因为还有几分钟就要轮换啦。 玩家必须通力合作并互相猜忌,来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玩家的目标是关闭一个致命的人工智能
曾经亲眼目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4年9月27日,又见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0次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上太空。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38次成功发射。 1996年10月20日,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写下了中国航天连续成功记录的第一笔
今早又发了一颗卫星,可玩“太空自拍” 今天7时40分,我国首颗专门用于验证软件定义卫星关键技术的新技术试验卫星“天智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成功发射。 这是一颗以计算为核心的卫星,整星重约27公斤,运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 (▲ 长二丁火箭点火升空,陈立 摄,来自航天科技集团) “天智一号”由中国科学院立项,中科院软件所牵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航天九院771所、中科院光电院、中科院西光所等单位参与研制是规划“天智”系列的首颗技术验证星,同时也是全球首颗实际开展工程研制并发射的软件定义卫星
1969年,阿波罗11号在月球成功着陆,阿姆斯特朗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和人类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就此成为传奇。 航天史学家詹姆斯·汉森根据诸多独家的第一手私密资料,详尽记录阿姆斯特朗复杂而传奇的一生
卫星导航应用的蓬勃发展,始终伴随航天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核心供应商之一,目前在轨卫星已达39颗。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军4日在沪召开的第八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介绍,从2017年底开始,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进入了超高密度发射
据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已在首尔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计划在韩国推出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 知情人士称,SpaceX公司于3月8日成立了Starlink韩国有限责任公司,SpaceX的Starlink业务运营高级总监劳伦·阿什利·德雷尔(Lauren Ashley Dreyer)被任命为代表。 今年1月,马斯克的这家太空公司向韩国政府申请了商业注册,寻求今年第二季度在韩国推出Starlink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为纪念古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已将国际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当天下午,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等专程来到中科院古脊椎所宣布,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452号小行星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向何梁何利基金会对“吴汝康星”命名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该所未来会继续发展吴汝康先生奠基的古人类学的科学事业,并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指出,该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货运飞船27日将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将为地球带回最新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有关太空生活的电影。 NASA称:“抵达约一个月后,8月27日‘龙’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脱离,为地球带回实验样本、设备和有关所完成科学研究的数据。” 该飞船7月27日抵达国际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