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
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 眼睛不足以看清自己所以要用镜子来观看面容;智士不能充分了解自己所以要靠道义来端正思想、言行。指时常以道义为标准来反省自己才能不断完善
《树梢上的中国》是梁衡先生跋山涉水寻访人文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融入了作者“人文森林”的理念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倡导绿色文明的人文思考。 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5月30日,由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市文联、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淄博市作家协会、淄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建设书香淄博·共享诗歌盛宴——马累诗集《内部的雪》研讨会”在淄博市举办。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陈文东、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荣先锋、淄博市文联四级调研员毕玉国、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产业运营中心主任邢军等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连线10多位全国知名诗人、主编、评论家进行讨论,线下设立淄博广播电视台演播室主会场和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分会场
《译文名著精选: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院》之后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通过贵族后裔格温普兰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文康委员会、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4月19及20日举行“城市文学节2013”;今年的主题是“人文环保”。 开幕仪式19日上午在城大惠卿剧院举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致词,指出今年文学节主题的“人文”一语,比往年更彰显文学与“环保”的关联。郑教授感谢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香港教育局、澳门基金会的合作,以及恒生银行多年来的赞助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1874年,巴勒斯在哈德逊河西岸购置了一个果园农场,在那里,他设计和修建了一幢石屋,称之为“河畔小屋”——Riverby。这本书描写了哈德逊河的美丽风景,铁杉树林、“黑溪”以及他青年时代漫游过的卡茨基尔山的森林。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如果读者朋友中有致力于自然写作,或者对自然抱有纯真的热情的,那巴勒斯的书就不应当错过
1976年8月3日是公历1976年一年中的第216天,离1976年结束还有150天。在历史上的1904年8月3日,英军侵占西藏地方首府拉萨。1923年8月3日,鲁迅出版小说集《呐喊》
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他提出的一套完整的概念使人们对人类的身体有了重新的认识,提出了对人体潜力以及对周围环境适应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