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本文摘要:【写作配景】诗作写于1921年10月,那时五四运动的热潮已经消退,新的革命热潮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控制着。面临这种现实,诗人感应痛苦,但他并没有灰心失望,他痛恨黑暗的现实,憧憬灼烁的未来
徐志摩——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无数人知道他的浪漫故事,无数人能背出他美丽的诗句。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拨萃
学术预告/寻找开启新诗经典之门的“钥匙” 讲座时间:2023年1月16日上午9:30 讲座地点:腾讯会议ID:468-295-621 罗振亚,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南开大学穆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鲁迅文学奖评委。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编委。 出版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朦诗后先锋诗歌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人民网长沙12月29日电 昨天上午,梁尔源诗歌朗诵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湖南省的诗人、诗歌爱好者和文学社团学子等400余人共襄这场诗歌盛宴。 本次朗诵会分为爱国篇、生命树、时代风、人间情、山水悟5个篇章,由湖南朗诵艺术家曾致、刘明艳、谢红等朗诵了梁尔源新诗集《镜中白马》中的17首优秀作品
一、 “2021桃园钟肇政文学奖”征件自即日起开始征件,征件类别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导文学、新诗、童话及散文等6类组,总奖金新台币300万元。 二、 征件资格:不限定国籍,不限定题材,惟须以繁体中文书写。以未曾发表(含演出、网络、实体出版)、未曾获奖之作品为限,翻译、改写作品不予受理
一、“我愿是你的风景”第一届罗叶文学艺术奖征选活动分为文学类及艺术类,总奖金新台币26万8千元。 二、第一届罗叶文学艺术奖之艺术类征选不限身份与年龄,开放全国民众参加。文学类征件范围分为成人组与学生组,征文形式有新诗、散文及小说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