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
西安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原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测导航”,股票代码:300627)专业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致力于提供高精度数据的采集和应用解决方案,积极拓展毫米级、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在大地测量、无人机、三维扫描、形变监测、地理信息、海洋测绘、精细农业、数字施工等领域的应用。 华测导航拥有博士、硕士为主的400余人专业技术产品研发团队,每年科研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10%左右,已掌握包括高精度GNSS基带信号处理、GNSS高精度算法、GNSS终端、导航与自动控制四项核心技术,拥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180余种,高精度导航领域产品专利300余项,软件著作权100余项。 2014年3月,华测导航正式入驻中国北斗上海西虹桥产业创新基地
中国水网1月6日讯:1月3日,由广东粤海水务集团、深圳水务集团、酷派集团、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等4家单位牵头发起的“湾区智慧水务环保创新联盟(WEIU)”在深圳五洲宾馆揭牌成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智慧水务环保创新联盟组织。 该联盟联合了深圳多维空间信息、广东河海工程咨询、深圳东深电子、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广州丰泽源等40多家水务环保企业、院校研究中心和高科技解决方案企业共同组建,并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担任联盟顾问
平台简介:浙江省图形图像与空间信息2011协同创新中心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于2015年批复建立。中心以"风云"系列卫星及地面和高空观测的空地一体空间信息为基础,以图形图像智能处理的理论前沿和工程技术应用为应用载体,针对海量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复杂的多源多维图形图像,构建以"空间信息与空间天气一图形图像与智…[详细] 2019年10月28日 平台简介:智能感知与信息解译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由浙江省教育厅于2017年批复建立,以图形图像与空间信息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依托浙江省在相关领域内掌握的领域尖端技术及全产业链覆盖优势,共同开展高性能智能计算、探测成像与智能侦查、智能网络信息采集与解析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建设成为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详细] 2019年10月28日 平台简介:浙江省医疗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工程实验室是由浙江省发改委批复建立,杭州柳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独立承建的浙江省唯一的医学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投资3050万,现有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29名,其中高级职称17人,博士19人,浙江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近50%人员具有较…[详细] 2019年03月11日 实验室简介:浙江省数值天气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20年由浙江省科技厅批复建立,以国家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为中心,推动我国气象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为未来智能气象的国际化业务提供核心竞争力。中心定位于国家智慧气象事业、气象新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西部气象产业应用示范和新技术研发转…[详细] 2021年10月18日
润泽国际信息港大数据中心。 6月12日,走进润泽国际信息港A-2数据中心,一组组机柜整齐排列在机房。灯光闪烁的硬盘里,存储着海量数据信息
Namespace 的作用是“隔离”,它让应用进程只能看到该Namespace 内的“世界”;而 Cgroups 的作用是“限制”,它给这个“世界”围上了一圈看不见的墙。 命名空间是 Linux 内核一个强大的特性。每个容器都有自己单独的命名空间,运行在其中的应用都像是在独立的操作系统中运行一样
培养方向:培养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教学计划:测量学基础,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影像与制图,物理测量学,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海洋测绘,高等测量平差,地球内部物理,地震地质学基础,全球地球动力学,天体力学等。 职业资格证:大地测量员、摄影测量员、地图制图员,工程测量员和房产测量员、地籍测绘员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是我国航天发展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航天全面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 王礼恒在当日举行的CAST空间技术论坛上表示,《规划》系统提出到2025年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路线,具有顶层性、全局性和权威性,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的体现,必将推动我国航天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组成
现在国内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主要有两种内涵,一种是由武汉大学开创的(地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即武大模式),另一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以外太空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即西电模式)。这两种方向虽然有相同的名字,学习的内容却相去甚远。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
武汉大学严格执行湖北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各专业往年学费标准一般为平均每年4500-5850元/人左右。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文学、设计学类)专业学费标准为平均每年9000元/人左右;软件工程(含物联网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学费平均每年10000元/人左右;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前4年在国内学习,学费为每年人民币25000元,4年共10万,第5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学习,学费由邓迪大学按该校当年专业学费标准收取。 武汉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构成,具体标准和办法按湖北省物价部门的批复执行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境内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