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
倪炜江,安徽芯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中科院半导体所博士,正高级工程师,IEEE会员和审稿人,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北京市三代半专家成员,SEMI中国标委会核心成员。早期在中电科第五十五研究所从事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研发,后加入两家北京市的碳化硅(SiC)高新企业担任器件技术总监
2020年之前《东北大学学报》有很多规定比如:只收双一流高校的,要求第一作者必须是博士,或者是导师之类........貌似年后扩大到双一流学科高校了,好多人还不知道,所以投稿量不大,抓住了这个空档期,投了一篇,两个月外审后,返修,大半个月修后录用,效率真的蛮高的。关键看你审稿人快慢,东大学报给每个审稿人期限是二十天到一个月,如果碰到不靠谱的审稿人,就要耽误一个月,碰到两个就是两个月啦........我算是比较幸运的,第一个很快,意见也比较积极,第二个眼看着一个月过去了,以为要凉了,结果压线给了意见,幸运幸运!退修大半个月之后竟然还是被拒了,有点尴尬了~~~~ 1.投稿作者同时必须满足两条要求,必须是双一流A类大学,第一作者至少是博士研究生。 2.审稿很严格,如果创新性不够或写作水平不高的话,录用的希望真的不大
岳晓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米尔沃基分校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生产与市场管理、工业制造系统管理的研究工作。担任国际著名期刊《POM》的高级编辑,是《OR》《MSOM》《EJOR》《JOM》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四川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系研究生导师介绍金茂竹介绍如下: 金茂竹,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硕士,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运营管理、产品研发管理、组织流程再造、平台战略、团队建设与激励、风险管控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规模定制环境下基于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块化研究”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8项;主研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3项以及面上项目2项,出版著作2部,在国内外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SSCI、SCI检索论文30多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学术道德修养,引导教师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依据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3月15日下午,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在三号教学楼第二报告厅举办青年教师科研诚信教育培训。 培训会上,我校省优秀科技工编辑、二级教授李运伦,2022年度“师德标兵”、二级教授付先军分别作了题为“科研诚信——助力科学研究型人才成长”“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及注意事项”的专题报告。 李运伦从科研诚信定义、内容、意义以及与广大青年教师的关系、案例与警示和规避风险的做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
《自然》(Nature)近日宣布开始接受一种全新的论文形式——注册报告(Registered Reports),这意味作者可以在得到实验结果并对其分析之前投稿,如果研究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通过同行评审,期刊就承诺发表论文,而研究结果本身的“好坏”则处于次要地位。目前,《自然》可接收认知神经科学领域(cognitive neuroscience)以及行为和社会科学领域(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的注册报告投稿,将来则计划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以及其他类型的研究。 《自然》称此举部分是为了解决学术界的发表偏倚问题:编辑、审稿人和作者形成的体系倾向于发表阳性结果而非阴性结果
2019年10月24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在A11-203举办了新乡学院办学70周年“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座谈会”。本次座谈的优秀校友代表有新乡市育才幼儿园书记陈玲、濮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中队长肖文增、香港家佰利家庭服务集团副总裁刘辉,40余名在校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杜丽娟教授主持了本次座谈会
赵海鑫博士将从国家信息化政策入手,从顶层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再造、实施迭代等方面深入剖析信息化推进思路,深入探讨了企业信息化总体方案框架,从实操入手,系统分析: 智慧管理(北京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指挥调度平台), 智慧服务(淘宝自动分析推荐系统) 手把手教您搭建企业“一朵云、一张网、一张图、一把锁、一平台”的工作。 精彩就在7月11日上午9点-12点,加入进来,赢得未来。 赵怀鑫博士;交通运输部行业信息化和科技项目评审专家,陕西省综合评审评标专家,财政部和陕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招投标评标专家,陕西等近10个省的科技项目、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专家,长安大学三个学院的硕士生校外导师、兼职教授,亚太交通运输工程期刊编委和审稿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等社会职务,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经验
石英,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就读于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矿山充填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回用与处理技术
钱凯,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青年学者、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智能柔性“感-存-算一体化”电子器件研究,包括忆阻器 (RRAM) 存储芯片/类脑神经芯片,医疗健康传感器及透明可穿戴导电薄膜等。在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多篇SCI研究论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受邀担任十余个相关领域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1.忆阻器存储与类脑神经芯片 2.用于医疗、健康监测的智能传感器 3.高性能柔...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