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渠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切实提高本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我院各系于2022年4月24-29日,举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应用型课程建设”等交流学习活动。 活动中,我院教师李浩、铁伟伟、何琴、关会娟等老师交流了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并分享了厦门大学王洪才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英语与操作》、西安欧亚学院李笃峰老师的《OBE理念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实施》、首都师范大学邢红军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与操作》和华东师范大学韩映熊老师的《基于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的部分视频与讲座要点。 本次教学交流活动内容丰富、探讨有深度,是一次对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优化具有积极作用的教学交流和研讨,老师们表示此次交流活动收获颇丰,今后将会把研修班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创新成果经验融入到教学当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迟了秋季开学的脚步,线下教学工作再次按下了暂停键。为更好地保障学生居家学习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展开线上体育课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居家锻炼。为保障线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扎实推进体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也为线上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
(思政部杨飏)3月12日上午9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在系部教研室召开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就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选题、教学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学院陈龙国副书记,思政部柯艳霞副主任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思修教研室副主任杨飏老师主持。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负责人陈曲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就本学期授课内容进行了讨论,经历热烈的讨论确立本学期课程授课专题分别为:聚焦”两会”、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对策、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及实践专题——梦想秀
近日,安徽印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标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方案明确,到2022年,安徽将重点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2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80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争取若干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 根据规定,安徽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录取比例2022年达60%以上
根据教务处下发《关于开展“课程思政”实战经验分享线上培训的通知》文件号召,为进一步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及价值,解除课程思政“疑惑”,完善相应学科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构建,掌握本专业本学科课程思政设计原理与方法,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联合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思政培训师团队举办“课程思政从系统布局、教学设计到落地实施——西农课程思政实战经验分享线上培训班”,我院大力宣传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将此次培训内容作为教研活动主题开展专题研讨。 交流会上,我院以专业为单位就“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探讨了如何将励志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院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我院培养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素质保障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胜利闭幕。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我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搞好我院各项工作,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根据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淮发[2004]15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就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通知如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也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会议。学习贯彻好这次全会精神,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日,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网络思政“金微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征集评选活动遴选结果公示,我校马研部金晶老师的作品《影像里的渡江记忆--东线第一帆》获得三等奖。据了解,这也是泰州地区唯一获奖作品,充分显示了我校思政课建设成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和高校易班发展中心面向全省高校开展了网络思政“金微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征集评选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进课堂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2022年12月9日,我院公共基础教研室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课程组30余位教师参会。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巩政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分享了他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让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思考,并通过具体案例对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行了实例演示。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深刻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内容,将二十大精神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提炼能自然融入课堂的鲜活案例,通过润物无声的方法实现知识、素质双育人
2021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起步之年。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之源,决定着科技强国的建设进程,对促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也是衡量高校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引导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推动我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推行校领导联系年级、教职工联系班级制度。 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政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使学生管理真正做到全面教育到位、跟踪服务到位和严格管理到位,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