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地
本报讯(记者张蕾)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举行线上签约仪式,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与理事会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奥博士代表双方,在线签署了关于空间信息技术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5年内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监测与评估、研究咨询、能力建设、信息共享、活动组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全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郭华东指出,今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通过50周年,也是HIST新10年发展的开局之年
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城市的规划越来越好了,城市在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 (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 (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5)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 (6)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7)景观与区域规划和自然景观的重建; 两种主体文化墙,都是怎么去设计的呢?
本文摘要:新华社长沙2月4日专电(记者袁汝婷)在世界大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全新升级更新的天子山索道日前全部调试完,猴年春节才可对外开放迎客。景区管理方讲解,升级的天子山索道吊厢是目前世界上首条“镀金”索道。 据报,天子山索道于2015年元旦停驶改建,此前已营运了近17年,安全性招待游客逾2600万人次
四位一体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长沙、贵阳、南昌、哈尔滨等地设有分公司,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为理念,基于智库优势,在顶层设计引导下,整合投资、开发、建造、运营、人才等产业链板块,经合资、合伙的深度整合,推动全产业链全程联合孵化服务。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包括北京绿维文旅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八大事业部、八大职能部门,以及5个参控股公司,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围绕“开发建设、投资融资、运营管理、人才培训、智慧旅游”等,为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运营,提供全产业链整合咨询服务
农业农村部昨天(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有关情况。 本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探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粮食系统韧性、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生计改善等重大议题。这是20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国组织召开的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会议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我国14处1994年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将接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监测,目前这14处遗产项目已经开始了全面自查。 记者从建设部获悉,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约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分地区对全球的世界遗产项目定期进行监测评估,按照每个地区6年一次的定期汇报制度,今年轮到亚太地区。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配合下,14处遗产地开始对遗产保护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审议和评估,今年完成定期监测报告,提交明年召开的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教科文组织与130多位文化部长和副部长举行了线上会议,讨论如何支持文化领域。由于新冠疫情,文化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部长们探讨了当前危机对旅游业、博物馆、文化生产和艺术家的直接影响,以及各国为减缓危机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国内篇: 平遥国际摄影节( 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 ,简称 PIP ) 山西平遥国际摄影节始办于2001年,每年9月下旬在平遥古城开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始终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办展理念,据主办方中国摄影家协会介绍,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被誉为“全球摄影人的奥斯卡”,也是唯一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举行的摄影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世界最大摄影展,平均每届有2000位各国摄影家、8000件摄影作品参展,8年来总计有16000位各国摄影家带着64000件摄影作品在平遥古城展出。 据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介绍,与大部分的摄影展不同的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大而著称,它通过一座古城来进行展览的,在这座古城中,五大景区--县衙、文庙、城隍庙、清虚观、二郎庙,与四大工厂--柴油机厂、棉织厂、土产仓库、第二针织厂,组成了宏大而奇特的空间格局
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现代民主制度,司法体制,法律平等,系统的思想以及科学,文学形式 和艺术都源远流长。希腊人珍惜自己的文化,这让他们在共同的体制里有一种参与感,而这早已渗透到3500多年的历史之中
2022年8月3日至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和韩国代表夏泽翰(Shahbaz Khan)教授一行2人到访桂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参加座谈会议,赴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实地考察,还先后参观了中国岩溶地质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基地、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参加以上活动。 在座谈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详细介绍了第二个六年运行成果和未来八年发展规划,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介绍了在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在推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就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原真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展开深入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