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
陈湘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湿法冶金、资源环境化工过程等。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南大学,南洋理工大学Research Fellow;美国化学会、中国环境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保护分会委员、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委;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青年奖”、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Eni Award 2019”提名奖等
王中林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刊物 Nano Energy(最新IF:19.08)的创刊主编和现任主编。 2022年Nano Research Award,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2018年埃尼奖(ENI award – The “Nobel prize”for Energy)、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等国际大奖得主。 纳米能源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发展了基于纳米能源的高熵能源与新时代能源体系;开创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系统及蓝色能源宏大领域,与基于压电电子学与压电光电子学效应的第三代半导体的崭新领域;建立了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与摩擦电子学学科;发现了六个新物理效应:压电电子学效应、压电光电子学效应、压电光子学效应、摩擦伏特效应、热释光电子效应和交流光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