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
问:初次被学会邀请担任座长,如何在不失礼貌、不冷场的情况下,又能主持得体?(内含主持公式句) 问:感谢校长指导,发表了几篇论文,简报也做得还不错,开始有些知名度。第一次被学会邀请担任座长,主持的经验不足,更没想到讲者是外国人,且英语不是第一语言,口音听说很重。 自己的英文实在不够好,我很怕讲者的口音让我完全听不懂,更担心演讲后的问答时间,不晓得怎么主持,前后话语不晓得怎么衔接
“2016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于2016年07月29至30日在澳门大学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书院联盟主办,澳门大学承办。本校中华书院受邀参加,施淑婷院长、书院导师何湘妃带领书院生潘相宇、范宸彦同学共同参加此次研习交流活动。 高校书院联盟由八家大学书院所组成,包括:北京航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澳门大学
本课程将指导学员学习重要的资料结构与算法。我们以 Princeton 的算法教科书 [0 1] 为主轴,佐以 LeetCode [1] 相关的题目为辅,精选适当难度的题目提供给已具备基础程式能力的学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课程亦适合作为高中 108 课纲程式训练之先修或课辅 [2 3],并涵盖 APCS 大学先修程式检定考试的内容
公务员学院举办专家访谈系列第三场座谈会,约110名首长级和高级公务员出席。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在会上致辞。 座谈会主题为新时代的领导力---与时俱进、灵活变通,讲者分享他们领导的公私营机构在疫情下如何与时俱进、灵活应对不断改变的形势,并与学员对谈,互相交流
MOPCON (Mobile Open Platform Conference) 2014 将以"I code I spread I connect"作为主要精神意涵,议程将以行动开发技术议程为核心,引申到行动服务营运,更将涵盖数位内容之行动应用发展。议程规划以开发、营运、数位内容做为主轴,以真实运作的应用案例,向与会者做第一手的探讨。MOPCON 2014 邀请您针对这三个主题于十月底盛大举办的研讨会发表演说,而除此三个主题以外,我们也欢迎各种环绕于行动应用发展的演说主题,诸如穿戴式技术和基于HTML5的便携式跨装置应用程序
各区县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团体会员及有关单位: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药博硕论坛暨青年中医工作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拟于2022年9月召开。 为更好调动广大青年中医参与巴渝中医学术传承的积极性,本届论坛及年会将面向全市青年工作者公开征求演讲授课嘉宾,全部讲者将从投稿者中评出。现将有关投稿要求通知如下: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各区县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团体会员及有关单位博硕士、专家及中医药人员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与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院 (Korea Institute of Machinery and Materials,KIMM),于12/3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代表由金属中心执行长伏和中及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院(KIMM)执行长Yong-Taek Im签订,当天现场仪式圆满落成。 KIMM为韩国机械与材料领域首屈一指的研发单位,对于韩国的机械与材料产业之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次合作备忘录之签署,将促使金属中心与KIMM进行多方面之实质合作,包括双方将就共同感兴趣的议题进行合作研究,也将互派研究员/专家进行交流,并共同参与对方所主办之各项相关会议/研讨会或训练课程;此外,双方亦将落实研发资源与相关资讯之共享,往后之密切交流预期将会大大提升在金属加工及机械与材料领域的研发能量,并造福于双方之产业界
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主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影像引导介入诊疗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委会年会于2019年11月1-2日在上海市青松城酒店举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李文涛主任、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介入诊疗科董伟华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丁晓毅主任担任大会共同主席,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140多位专家及学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围绕“微创、联合、精准”主题,就肿瘤介入诊疗热点问题、肿瘤微创诊疗核心技术及介入肿瘤学的学科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四月份的就业工作坊,目的为在学同学提供一些就业资讯,一如以往,本会邀请了3位来自不同届别、不同行业的校友进行分享。 当日共有20多位学生参加今次活动,准毕业生透过互动交流,向讲者吸取更多经验、行业资讯、及前景等,为其未来作好充份准备。 吴自豪校友1972年毕业于物理系,副修电子;同时持有香港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哲学硕士及美国林肯大学荣誉工程学博士学位
转知~国立中央大学订于111年9月17日办理线上讲座:《盖娅科普讲座系列15》—“在系外行星寻找生命:光合作用的生命印迹”,请惠予公告,并转知贵校所属师生踊跃报名参加,请查照。 一、 江耀兰博士是地球系统科学家及天文生物学家,她目前于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戈达德太空研究所(NASA GISS)任职,致力研究生物圈与大气的交互作用,并聚焦在陆上生命。她把这些研究与太空生物学联系,特别是光合作用如何在全球尺度中产生生命迹象,及这些如何适应系外行星的替代环境,成为其他的生命印迹,并有可能被太空望远镜所侦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