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学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了解到,为解决水轮机活动导叶的汽蚀和密封问题,该院开发了改性聚氨酯导叶密封板和钢塑复合聚氨酯抗磨板,并在万家寨水电站1号机组进行了安装和调试,近日顺利通过万家寨电站管理局验收。 2010年,万家寨水库达到冲淤平衡状态后,水轮机磨蚀开始显现,加之机组运行工况恶劣,导致水轮机转轮叶片、下环及导叶等部位出现了较大的汽蚀坑和鱼鳞坑,部分汽蚀坑深度近20毫米。2013年3月,黄科院与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万家寨水库水轮机磨蚀、泥沙淤积和工程安全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2018年11月原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并入后加挂黑龙江省水保监测站),位于哈尔滨市,隶属省水利厅,公益一类,财政全额预算拨款。主要承担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力学、结构材料、工程冻土、岩土工程、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寒区水利工程、农田水利、防灾减灾和生态水工程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水利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工作;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指导水利建设和河湖长制建设,编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等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承担水土流失机理及综合防治 6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黑土区黑土复合侵蚀阻控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省水科院克山粮食沟观测场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郑粉莉主持揭牌仪式,省水科院副院长李铁男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田霄鸿共同进行了揭牌
经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审定、水利部批准,“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21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暴雨洪涝系统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等9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大水闸工程安全诊断及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节水减氮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2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条件下土工多场多尺度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水利水电工程过鱼设施环境营造与生境调控技术”成果获技术发明二等奖;“《威水超人》澳门节水系列科普作品”获科学普及奖;“大连理工大学高土石坝等土工构筑物高性能分析软件研发创新团队”获创新团队奖。现予公布。
张仁贡,男,1975年5月,浙江省文成县人,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获浙江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任教,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7年兼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禹贡科技公司杭州市高科技研发中心主任、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导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被聘为浙江省“五水共治”技术团专家、国际小水电联合会技术团专家、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理事会副主席等
江苏省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年会江苏沿海开发资源与环境承载分会于2011年1月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年会分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主办,由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承办,江苏金海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本次分会是江苏省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年会十六个分会的开幕盛会,大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徐敏教授主持,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副校长、江苏省科协张铁恒副主席、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吴以桥副局长等专家和领导应邀出席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12月27日至30日,以“强化科技支撑,建设美丽广东”为主题的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暨学术交流周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期间,陆海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专题论坛暨流域水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年会于12月30日上午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100多名代表参加
协助刘万华同志负责综合政务、政务公开、工程建设管理、农村牧区△水利、防汛抗旱、政策法规、行政执法、安全生产、水利改革、水利科技、离退休干部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办公室、科技处、建管处、农牧处、水政处、防办、离退处,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政务服务中心、水利新闻宣传中心、防汛抗旱调度(信息)中心、水政监察总队、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黄河工程管理�局、红山水库管理局、镫口扬水灌区管理局。 赵忠武,男,汉族,1963年11月生,河北蔚≡县人,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
9月5日,以“水处理产业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的首届珠三角(东莞)水处理创新交流会在广东省东莞市闭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面临着“水太少”、“水太脏”等水危机,资源化、能源化应成为废水处理的新目标。 珠三角地区的水污染可以说是我国水环境的一个缩影
扬州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该学科为江苏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团队各1个。水利工程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授予权、水利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解决海洋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有关海洋动力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参与并组织编写首次《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立项科研项目共257项,合同经费9950.37万元,到账经费8626.71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项(含1项极地专项重点项目、1项重点项目和1项优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4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15项(含2项特别资助)、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