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
扬尘污染防治督导督查情况通报(十) 10月份以来,局环境污染防治督导组对局属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扬尘治理、国省干线公路清扫保洁、超限检测站临时物料堆覆盖及场区保洁等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督导。督查发现:各施工项目基本能按照“八个100%”要求开展扬尘防控各县(市、区)国省干线公路道路清扫保洁情况良好,基本能够做到无垃圾、无积尘。但也存在措施落实不严,扬尘管控不够到位等问题
本报讯(记者?魏海政?特约通讯员?张桂玲?毕红玲)“垃圾分类,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五年级(6)班学生任毕成认真地说。任毕成是学校校园内的“手拉手生态地球村”里的一名“村民”,课余时间,每天对小伙伴们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登记,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东莞废模具回收具有塑料和木材的某些特性。 木塑复合材料的基础为高密度聚乙烯和木质纤维,决定了其自身具有塑料和木材的某些特性。 1) 良好的加工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内含塑料和纤维,因此,具有同木材相类似的加工性能,可锯、可钉、可刨,使用木工器具即可完成,且握钉力明显优于其他合成材料
3月11日,市生态环境局传来消息,为了持续推动塑料污染治理,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平顶山市2021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根据《要点》部署,平顶山市将从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全面治理白色污染。 按照要求,5月底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将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塑料污染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
“限塑令”的升级版——“禁塑令”来了!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并就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公开征求意见。7月10日,发改委等九部委正式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明年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话题直接上了热搜。 “塑料”一定要“禁”吗?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限塑令”的逐步推行,未来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袋)必然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纸质、可生物降解塑料等材质产品。但塑料制品应用范围广泛,短期内并无其他材料可取代,因此对应严格化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我国再生塑料的回收利用将会逐渐成为主流。 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再生塑料的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只有原生塑料的1/30,而在2018年,全球塑料产量就达到了3.59亿吨,回收再利用率却不过10%,而中国在2018年的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过20%,可以说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可降解材料、推动塑料制品的分类回收,既能帮助我们减少愈发严重的“白色污染”,又能减少碳排放量
东莞废模具回收具有塑料和木材的某些特性。 木塑复合材料的基础为高密度聚乙烯和木质纤维,决定了其自身具有塑料和木材的某些特性。 1) 良好的加工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内含塑料和纤维,因此,具有同木材相类似的加工性能,可锯、可钉、可刨,使用木工器具即可完成,且握钉力明显优于其他合成材料
1998年,美国农业部声称在中国进口商品的木质包装材料中发现光肩星天牛,并以此为由签署了一项旨在针对中国的临时性植物检疫法令。该法令要求所有来自中国商品的木质包装材料都必须附有中国官方检疫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以防止天牛对美国森林资源构成的危害。 自“天牛事件”的发生以来,我国木材及塑料包装行业一直在积极寻求新出路
一、《休宁县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实施方案》起草的背景是什么? 农膜回收利用是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求全面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根据《中共黄山市委 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黄字〔2022〕2号)以及《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黄山市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农函〔2022〕105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并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特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