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耶稣到耶路撒冷去,受到众人欢迎,拿着棕树枝高喊“和散那!”法利赛人祭司文士却要设法杀祂,主耶稣已经准备好要殉难。一、耶稣再一次提醒以色列人祂实在是来做救主的弥赛亚,是王。中文“王”字是以一贯通天地人
今年春节期间,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学院首席艺术家、画家岳钰背起行囊,奔赴古丝绸之路上的西亚地区,遍览巴林、卡塔尔、以色列、黎巴嫩、阿联酋等国家的风俗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 “所谓国际化,是首先让自己的心融入到世界之中,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这个国家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交通状况、社会现代化程度等等。”岳钰说
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12:1 耶和华论以色列的默示。铺张诸天、建立地基、造人里面之灵的耶和华说: 12:2 “我必使耶路撒冷被围困的时候,向四围列国的民成为令人昏醉的杯;这默示也论到犹大(或译:犹大也是如此)。 12:3 那日,我必使耶路撒冷向聚集攻击他的万民当作一块重石头;凡举起的必受重伤
从第5节的叙述我们看到,主耶稣的弟弟们因为不信这与他们一起成长的耶稣是那将要来的弥赛亚,加上内心自我意识型态的作祟,所以提议耶稣应当趁住棚节,到耶路撒冷将自己显明给众人看。从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了人的软弱与神的爱。 主耶稣所说的“时候”:是指我们对生活的追求与方向,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方向是顺着自我意识引导时,我们的生活重心就向世界靠近,而慢慢远离了神的道,我们所追求的是属世的身份地位与名望,我们内心所得到的是短暂的喜乐,当我们停滞不前时就会看到世人鄙视的眼光,因此我们就一直不停的想往上追求更高的地位与名声,而内心却没有永恒的平安与喜乐
我们要进入祷告的第二步骤:寻找阶段。 此阶段就如登山的经历,我们从祈求的山脚,进入寻找的爬山阶段,要预备进入山顶的叩门阶段,直到攀登到高峰。有登山经验的人知道,爬山的过程充满艰辛与困难
难道我们只允许天主给我们光荣和胜吗?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挫折,当天主给我们挑战时,我们是否愿意继续在挑战中为复活的主作见证? 为什么门徒要用拈阄的方式来决定新的宗徒?这和台湾民间宗教的掷筊相似吗? 可能玛弟亚不是那么有圣德,为什么他会被选为宗徒? 宗徒和门徒的差别在那里? 身为教会的母亲,玛利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稳定力量? 耶稣复活后,用了四十天的时间显现给门徒,讲论天主的国,证明自己还活着。为什么耶稣要证明自己还活着,这与天主的国有何关系? 耶稣吩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为什么? 门徒们问耶稣,是否要复兴以色列国,这显示了信仰上的迟钝,我们是否也和门徒一样迟钝,一样有盲点? 耶稣升天对我们有何意义?我们如何看待信仰危机?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棕枝主日是复活节前的星期日。传统上,教会会分送棕枝,让会众重演耶稣在被钉十字架前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城。如约翰福音所记:“有许多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 路撒冷,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2–13) 棕树枝在犹太文化中被视为欣喜过节的象征,如利未记廿三章34–43节记录着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过“住棚节”时要拿着棕树枝与其他树枝在神面前欢乐
撒该税吏长住在耶利哥,这个离耶路撒冷不远、相当富裕的大城。他带领税吏团队,名为协助罗马政府收税,实则借助政府力量压榨和攫夺犹太人的财富,是同胞眼中的罪人。 但再多的财富也不能填满撒该空虚的心
以色列军方说截获了一艘它相信正在把“大量”武器走私给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激进分子的货船。 以色列海军星期二在地中海距离以色列海岸大约320公里处拦截了悬挂利比里亚旗帜的“维多利亚号”船。有关官员说,突击队员登上船只时,这艘船的船员没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