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
乳癌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延迟检测常难以治疗,一旦转移现有治疗药物的疗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找出新的分子生物标记应用于早期致癌微环境诊断、乳癌发生及乳癌转移治疗。 泛素存在于细胞内及细胞外体液中,参与重要的细胞功能
权威解读!为什么他们获得了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解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气适应过程的机制。他们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新一期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研究小组在免疫识别与免疫调控研究领域的成果。该研究小组发现,免疫细胞膜表面整合素CD11b能够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促进天然免疫分子的泛素化蛋白降解,从而负向调节天然免疫应答中免疫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反馈抑制了免疫反应与炎症发生,避免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过度发生造成机体组织的损害,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与健康。 同期《自然—免疫学》为此论文配发了由哈佛大学教授Luster撰写的专题评论
报告人简介:孙宏斌教授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药科大学二级教授、“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代谢性疾病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11),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6)
权威解读!为什么他们获得了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解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气适应过程的机制。他们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权威解读!为什么他们获得了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解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气适应过程的机制。他们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低氧诱导因子HIF 缺氧诱导因子(HIF-1 ) 是在缺氧状态下可发挥活性的核转录因子,是专一调节氧稳态的关键介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HIF-1是由HIF-1α及HIF-1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α亚基为HIF-1所特有,它既是HIF-1的调节亚基又是活性亚基,其蛋白稳定性和转录活性均受细胞内氧浓度的调节
哈斯,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蛋白翻译后修饰对植物次生细胞壁加厚、木质素层积的遗传调控机制;植物非生物胁迫调控机制;基因编辑工程在植物中的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已取得成果包括:1.发现了小类泛素化修饰(SUMOylation)、磷酸化修饰(Phosphorylation)调控细胞壁加厚,木质素层积的分子机制;2.揭示了rRNA加工对调控植物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3.开发了一种可以快速对植物木质素进行降低,且不会降低植物生物量的基因编辑策略
上海瑞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人泛素结合酶elisa试剂盒。产品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检测生长因子、炎症因子等,适用血清、血浆、组织、尿液等多种标本类型检测
单分子检测是当今世界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作为一种在细胞内外研究生物过程的强大工具,此研究领域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其它的分子检测技术相比,单分子检测技术具有快速、超灵敏和样品消耗量低等突出优点,能够在单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的重要过程,并在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非常深远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