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摘要】2019年8月23~25日,由中国 环境 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2019年大会的主题为环保科技创新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 的主题为“环保科技创新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3000余人共享此次环保科技盛宴
食品信息网食品资讯子站,包括:国内新闻、新闻评论、企业新闻、国际新闻、视频新闻、人物访谈、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业认证、法律咨询、企业管理、营销技巧、合同样本、规章制度、营养培训、质检培训、科学实验、检疫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生产加工、冷藏储藏、包装技术、销售技术、专利报道、科技前沿等。 证券时报网讯,据淡马锡1月20日消息,淡马锡于近期宣布成立亚洲可持续食品平台(Asia Sustainable Foods Platform),为食品科技公司提供支持,加速亚洲可持续食品领域的增长。据介绍,亚洲可持续食品平台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设的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向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投资3000多万新元
哈工大报讯(萧纵凭/文)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刚刚开始,亟需全体哈工大人永葆本色、干在实处。 要永葆本色、干在实处,就要首先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大会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坚持师生主体地位,坚持深化综合改革,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龙江第一科技创新源泉的重要作用,突出特色、厚植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办学之路”
‘上海赋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以互联网基础服务、IDC电信资源服务为主导。 服务项目包括域名注册、 虚拟主机、VPS、云主机、企业邮箱、主机租用、主机托管、CDN网站加速、网络营销服务等,以帮助客户轻松、高速、 高效的应用互联网,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上海赋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以创新、引领互联网科技前沿作为自身进步的灵魂和事业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积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经营方式,全力向技术产业方面发展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下发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立项通知。学校共获批2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均来自我院,分别是张卫国教授的“防范化解新发展阶段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研究”项目及李牧南教授的“加快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项目。 该专项旨在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供坚实学理支撑
“科技前沿大师谈”是中国科协与新华网合力打造的一档高端科普栏目,以采访科技前沿领域权威科学家为形式,以科技前沿成果为内容,以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专业的制作为手段,使公众真正了解并理解我国的科技发展,进而参与科技创新。 本期节目中,新华网采访了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杜兵、刘丰等,讲述了实验室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先进成形制造技术,汇聚行业资源,紧跟世界前沿的故事!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以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基础,于2007年筹建,2009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面向行业、国家的先进成形制造与装备技术创新、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常州中简科技杨永岗获江苏最美双创之星【消息】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马奔)作为我国高性能碳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中简科技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已成功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高端领域,填补了ZT7级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我国高端领域应用的空白。近日,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永岗获评“江苏最美双创之星”称号。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我们瞄准的是国际碳纤维材料发展前沿
20人当选2022年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报乌鲁木齐5月30日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慧变从自治区科协获悉:28日,经广泛动员、层层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等环节,新疆大学教授王维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陆晨等20人当选2022年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 据了解,此次遴选活动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 当选人员主要来自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前沿领域和基础研究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或国家安全重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坚持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终身学习体系,成立全球创新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的建设目标是积聚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等,打造全球创新课程体系,创建国内非学历教育新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依托交大优势学科、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对标国际名校,创建交大非学历教育的全球范式,创新提出培训、咨询、智库和全球解决方案的非学历教育4.0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立碳中和与产业创新中心、乡村振兴与政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教育创新中心等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以高端培训作为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接口,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总结推广形成行业智库,最终提供全球解决方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科技强国。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战略部署,“墨子号”量子卫星作为近五年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出现在报告中。“墨子号”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能够亲身参与并见证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圆梦,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科技强国。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战略部署,“墨子号”量子卫星作为近五年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出现在报告中。“墨子号”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能够亲身参与并见证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圆梦,是自己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