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家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导,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基因编辑婴儿并震惊了全球科学界的科学家被中国一家法院判处三年监禁。 贺建奎在去年11月表示,他利用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新生儿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让一对双胞胎女婴对HIV艾滋病毒具有了免疫性,这对双胞胎的母亲身体健康,父亲呈HIV阳性。 这一发现立即招致了国内外生物伦理学家和科学家同行的谴责,包括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者
“那个是我的弟弟,他被人激怒了,只是太激动才错手伤人!” “但伤人就是不对,就要受到惩罚!” “我还那么年轻,怎能做妈妈呢?我不可生这个孩子出来……” 我们日常遇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问题,要求我们作出决定,给予回应。“我们该如何做呢?”“什么规则及原则可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 这些是一般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可是却不是惟一的。 近年,伦理学家提出,伦理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我们应作什么?”,而在于“我们属于谁?”;伦理学的焦点应该较少从规则和原则出发,而更多转向德性及品格的模塑,意即我们是或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捍卫生命》:亨利·史匹拉与动物权利运动—专访彼得·辛格博士(三集之一) 彼得·辛格博士是一位澳洲的伦理学家和教授,他目前在美国普利斯顿大学教授生物伦理学。他在1975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动物解放》,此后便蜚声国际。他在这本书中提出的理论激励了许多人致力于确保动物的福祉
近日,据《今日美国》报道,在美国,当患者在医学上符合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条件时,医院会对其进行单独评估并确定医院资源。如果医院资源不足,患者就算符合条件也无法转入体外膜肺氧合中心接受治疗。针对这种现象,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对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的短缺在新冠疫情高峰期对患者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于2月24日发表在《美国呼吸系统和重症护理医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蜜蜂和人的大脑活动之间存在相似之处,这一发现可以为理解大脑开辟新的途径。 研究表明,蜜蜂的α振荡(大脑产生波状电活动)具有与人类大脑相似的特性。 奥塔哥大学动物学系讲师保罗·席兹卡(Paul Szyszka)说:“由于阿尔法振动与大脑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力和意识)相关,蜜蜂的大脑可能为理解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提供了新途径
“那个是我的弟弟,他被人激怒了,只是太激动才错手伤人!” “但伤人就是不对,就要受到惩罚!” “我还那么年轻,怎能做妈妈呢?我不可生这个孩子出来……” 我们日常遇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问题,要求我们作出决定,给予回应。“我们该如何做呢?”“什么规则及原则可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 这些是一般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可是却不是惟一的。 近年,伦理学家提出,伦理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我们应作什么?”,而在于“我们属于谁?”;伦理学的焦点应该较少从规则和原则出发,而更多转向德性及品格的模塑,意即我们是或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