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
水果报记者:“根据可靠消息指出‘八国联军’已经‘进驻’文物馆了!对这起国际事件,文物馆是否知情?” 发言人:“不不不,本馆秉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精神,绝不敢隐瞒。只不过它不是历史上的‘八国联军’事件,而是‘写字,不简单’特展里,本馆精心挑选来自八个不同国家,八种不同语言的木简留言啦!” (*部分因手写难辨识以及受限外语能力,仅翻译大概意思,请见谅。) 记者:“啊,原来如此……不过‘写字,不简单’不是展出观众模仿汉代人用毛笔写字的木简留言,怎么会出现中文以外的文字呢?” 发言人:“本馆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喔!而外宾的留言,不仅带来浓厚的异国风情,还可以欣赏各种语言不同的书写方式
你是否也曾想象过这样的场景: 随意走进一家街边的饮食店,摆上桌的是火晶柿子、水盆羊肉、胡饼全套这些平民吃食, 长安城道上,有行人牵马,有着唐妆的女性走在街上, 迎面走来一位高鼻深目的胡人,坐在你的对面, 点了一份热腾腾的蒸猪肉,就着蒜汁蒜泥开始大快朵颐, 楼阁上的歌姬弹琵琶唱起了李太白的新作, 《哈佛中国史》把唐朝称为“世界性的帝国”,是中国帝制时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高峰期。 “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碾压诸国。它疆域的辽阔壮美,诗书的浪漫奔放,心态的自信雍容,令同时代的人和后来的人都魂牵梦萦
济安宫自1788年在潭底创建,一直到1923年帝驾供奉于树林,这两百二十余年来,保生大帝一直是台湾民间的重要信仰,也是树林居民重要的精神寄托之一,对在地居民的庇佑与照顾,更深植在树林人的心中,每年保生大帝诞辰,济安宫更特地举办保生大帝文化祭,推广在地文化祭典。 今年我与济安宫共同举办“百姓众生的守护者”摄影特展,希望透过镜头与文字,记录每位在街头巷尾及重要时刻都不缺席的里长们,他们总是不辞辛劳、关注日常的大小事,是最贴近生活的在地守护者。本展借由鲜明的文字描述,带领大家一同认识日夜不息、细心看顾邻里的守护者们,同时透过他们的视野,让大家更认识树林的丰富地景,感受当地的人文之美
Automechanika Shanghai(AMS)展全球十二个品牌汽配展会之一, 法兰克福上海汽配展是全球品牌展德国展以外规模大的展会。汇聚全球6000多家优质参展商,整体规模达350000平方米,吸引逾100000名海内外专业买家共襄盛举。 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是国际知名展会品牌:德国automechanika展全球十二个品牌展会之一,是全球汽配展规模大的展会
本校自1960年创设以来,建校已近一甲子,在历届师生努力下,逐渐茁壮, 除了培育四万余位遍布海内外医疗机构、研究单位及政商各界的菁英外,校院体系亦致力于研究发展,守护海内外民众的健康、生活福祉,至今已成为傲视国际的重要学府。 为了记录这块土地人们的成就与回忆,2010年在李祖德董事长与邱文达校长的推动下,于50周年校庆时设置校史馆,数年来,透过文献收集、保存和访问过去校园活动的人与事件,校史馆不仅成为北医记忆的核心,同时也是年轻学子与社会大众了解本校组织、历史的主要管道。2017年,为了进一步增加校史呈现的活泼性,特别翻新现有场馆,设置常设展与特展两区,前者讲述北医发展的故事,后者着重于校园各式议题的深入探索,借由广与深的搭配,彰显北医的精神与荣耀
▲特展透过职人故事、修理物件与工具、巡回活动影像纪录及维修碳排秤重体验,让市民朋友们认识维修在劳动、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多重价值。(图/记者 许高祥 翻摄) 近年循环经济议题正热,世界各国积极投入推动净零转型、市民也一同加入生活转型的草根运动,南台湾的修理职人们也纷纷响应,借由自己熟练的劳动技艺投入修理知识传承及社区维修巡回活动,尝试振复修理文化。高雄市劳工博物馆与中山大学“城市是一座共事馆”USR计划合作,即日起至112年1月28日(六)止推出“维修魂—修理职人特展”
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交通便捷,市场辐射面广,区位优越,濒临长江,芜湖港是万里长江上最后一座万吨级深水良港。芜湖是安徽省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安徽皖江城市群的中心,也是“马芜铜”经济圈(马钢、奇瑞、海螺、铜业悉数在此)的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决定了芜湖在沿江产业带的率先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月28日下午"永恒的现代-“建筑诗人”王大闳纪念展"在红点设计博物馆正式开幕,tyc1286太阳集团党支部书记张福敦参加了开幕剪彩。厦门文广传媒集团副总经理许欢、哈佛大学都市及区域计划博士、王大闳建筑研究与保存学会理事长华昌宜为展览做了开幕致辞。 本展是为纪念包豪斯100周年与人类登陆月球50周年推出的年度专题特展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大师——王大闳先生作品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展出,包括王大闳早期纸上建筑、东方包豪斯系列家具设计、孙中山纪念馆、人类登陆月球纪念碑等,分为“包豪斯教育”“传统的现代”“静默与隐逸”三个主题以模型、建筑图纸、照片档案、书籍和影像等形式,向观众多维度展现其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8月11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国印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梨枣流芳——中国民族版画艺术特展》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三层展厅开幕。本次专题展得到了中国藏文化博物馆、北京雍和宫管理处、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乌日切夫教授的倾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各支持单位领导及个人出席了开幕式
毛国强(一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终身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1945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南街陶艺世家,从小耳闻目濡接受艺术熏陶。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任淦庭先生;1987年进河南书汉研究院参加函授学习,指导老师陈天然先生。在潜心追求紫砂传统中丰富内涵时,把握自己对理想和意境感受,创出自己拙中藏巧的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