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
第九,依请人者。若约慈悲深厚,亦有无问自谈;若约敬法重人,要须诚请后说。初心识昧,未解咨求;上智慈悲,腾疑启请
(这是1998年慈法法师在辽宁省盘锦市,对天亲菩萨造《往生论》的讲解里面提到的,如何处理念佛和自身杂念、烦恼的关系,这是根据天亲菩萨讲解的,和我们平时听到的、理解到的很不一样(以前听到最多的开示,就是不管杂念,烦恼,只管念佛),深受启发。) 很多人念佛,怕烦恼、怕众生,关起门来念佛,佛出世的正因就灭了,你怎么能运用佛法?很多人一边念佛一边说“我怎么还打妄想?我念佛怎么不清净?”这就是不知道【佛出世的正因就是慈悲心】。 我们打一个妄想,就是一个众生,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光明遍照,正使我们知道一个妄想,那就是阿弥陀佛度脱一个众生法界,这不正是慈悲的运用?【念南无阿弥陀佛,发现有妄想,正是阿弥陀佛的接度】,不是阿弥陀佛扼杀妄想,把你压的出不来气,不是这样子的,【阿弥陀佛就是垂手接引,你来一个妄想,就接走一个妄想】
能与不同空间之众生对话,进行访问, 及大地生灵、万物皆有灵性,例如,牛的访问。 得知许多过去是大老板或是牧场主人宰杀太多牛只, 如今死后当了牛,一世又一世地被宰杀、去皮, 被制成皮包、皮鞋等,直到偿还所赚的钱, 才能脱离牛身。 过去为人,此世为牛还命或还债
回向:愿以此功德 回向给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和无始劫以来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怨亲债主,过去故杀、错杀、误杀的一切生灵,以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除碍解苦,得大利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圆种智.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护佑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平和。 回向:愿以此功德 回向给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和无始劫以来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怨亲债主,过去故杀、错杀、误杀的一切生灵,以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除碍解苦,得大利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圆种智.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
净土法门为什么念一句佛号就能蒙弥陀佛接引? 为什么念一句佛号就能够降伏种种的业障? 为什么在临终烦恼相现前时这一句佛号提念起来就能导引你往生? 就在于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 印光大师提倡:心作心是。这个心是什么心呢? 这个心就是天台宗所说的“介尔一念法界圆融之心”此“心”不是肉团心而是你深心忆念弥陀时当下的这一念心体
“阿弥陀佛”是梵文,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智、无量觉。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其实光与寿是无量之中某一部分而已,无法将佛号里的义趣完全表达出来。 阿弥陀佛圣号,包含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故曰万德洪名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 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记载了惠能大师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看圣严法师如何讲解《六祖坛经》,看看我们从这部经典中可以学到什么智慧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马祖云说: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
《中国时报》,1998年9月4日,第4版。总统府允诺支持并主导全国司改会议,司法院院长施启扬邀请总统府秘书长黄昆辉与多位朝野法界代表,一同会商筹备事宜,由大法官翁岳生担任筹备会之先前小组召集人。 《中国时报》,1998年9月4日,第4版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的知见;第二个,它成就的次第。为什么要分成开、示、悟、入这四个次第。 我们先看什么是佛的知见
